中国如何有好声音----正能量灌注的“中国好声音”

标签:
浙江台中国好声音形态特点那英刘欢杨坤哈林娱乐 |
分类: 电视研究 |
四个音乐高手,背着期待的选手认真听声,喜欢了就转身相看,激动时挥手致意,期待着相争抢夺,一个个怀着音乐梦的人们获得不断的鼓励和拥戴——这就是励志的“中国好声音”!
中国电视难得有自身的品牌,这也许是大众要求比较高端而电视达不到,或者还是电视缺少机制原创而只能拾人成功之慧?总之,好电视越来越模仿、购买版权而自身品牌越来越稀罕,于是,退而求其次,我们期望有眼睛一亮的而遑论取之何方。去年江苏台的“非诚勿扰”风骚一时,今年的浙江台又有了真亮眼的“中国好声音”。这好声音就是这般背景下获得了好口碑的传播声音
新鲜出台的好名声,是因为人们已经厌烦了无聊却只能跟着无聊的时候,呼应大众内心期望的产物。不能说这个版权买来的节目一切皆好,但这是相对整体气息别具一格的节目形态----有人家的锤炼过的模式,也有落地本土选择的优势在内。其中上述四位“导师”就是中国高端的标志之一。
夸张一点说,“中国好声音”的三个部分都表现的不错:
1、“中国”---这是目前适应近年经济发展而人心期望国家也高端的中国形象的体现,中国需要一种向上的气度,节目形态的确如此。
2、“好”----好导师和好学员,那英、刘欢、杨坤、哈林,在不同层面体现中国声音的高端好,比起其他节目依赖各色的毒蛇糊弄满足低端心态来几乎难以相比,而学生们的唱功也多上档次,比起选秀的歪瓜裂枣的自鸣得意来天差地别。
3、“声音”是艺术和艺术表达,不能说选手都好,但朝着声音好听发挥的趋向就是艺术的声音表达,改变的所谓鼓励新人却丢弃艺术基本讲究的刷一把的秀来,区别高下
所以,看节目的感觉舒服而不是看笑话的心态----那是中国电视人扭曲的文化在一段时间盛行的表现,导师和选手和我们一切期待好声音的正常性回归电视,正是这样合谋成好看值得看的原因。
看看刘欢的感觉,我们也肃然起敬----为导师、为选手、为声音艺术情感!
尤其要强调中国好声音驱除半吊子的毒舌夸夸其谈的喧闹,对一代人来说,中国已经被语言逞能闹得极不踏实,已经达到为了出人头地各行业都欣赏广告效应的歪理的时代,其乐融融的期待和鼓励、共享美好的舞台感觉还是值得赞许的。
四个导师各有特色,节目组的选人不仅在选了有说头的性格差异,还选了都是自身硬邦邦的歌手,而情性的表现和微微的争斗让节目具有的舒服的常态人际感觉
选手的基本功业都可以看到各有特色,谁说要选那些专业化的歌手----就这些天然有追求而常人不及的唱功、又不是专业的成熟才是值得竞选的,关键是他们都有一些故事而具有了味道
所以,无论人们怎样挑剔,目前的电视呈现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这样概括其呈现的受欢迎的大众感觉内质状态:
1、真诚态;(导师学生现场表现)
2、高端气;(整个栏目气度和人的味道)
3、艺术范;(追求和选择的走向)
4、表现真;(评委的神态时刻可以期待)
5、方式奇;(按灯转椅)
6、共鸣深。(选手家人一侧神态、观众期待被选择心态等)
总之,中国好声音显示着社会厌烦无聊、低端搞笑和无聊电视人的自鸣得意,期望人人获得向上的鼓励,尊重音乐的美感,得到高手的赞许,充满兴奋的眼神和激情的表现,“中国好声音”的确是骨子里的平民化而精神上的高端奖励的新栏目,如果没有喋喋不休的广告快手的每次练嘴皮子就似乎完美了!但人家广告如何办呢?忍受吧不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