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下文艺评论的分析

(2012-03-13 23:54:15)
标签:

文艺

评论

现状

文化

分类: 艺术教育

    在当下社会,人们期待文化发展的急切期望中,其实蕴含着对于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的忧虑,这毋宁说是文化发展最好的一种催促动因。而在这其中,文化发展的完满性应当包含着创作丰盛、市场情态丰盈、文化氛围浓郁与文艺评价兴旺在内的聚合。

    文艺是一个时代文化富足性的表征,文艺繁荣也蕴含着人的精神状态的丰富性得到舒张,这就是国人空前高涨的对于发展文化的内在情感需要的积极性反映的体现,无疑这是值得高歌的现象,但当强调文化发展的急切时,也其实隐含着对于文艺评论的失常和失场的改变的期待在内。可以说,文化的繁荣中绝对不可缺少文艺评论的热烈,这和经济社会的繁盛与否甚至可以不相同步。

    与热望相比,当下的文艺评论不能说令人满意,这首先是文艺评论和现实的需要有相当的距离,传统的文艺评论在精神状态上缺乏现实针对性;其次,文艺评论的精神多样性没有显露,风潮的来去的评论中,个性的、犀利的、深切思考的、多角度思辨的文艺评论少见,不能构成文艺评论本身就应当文艺性的灵动创造的模样;同时,媒体的多样性造就了评论自由随意的现实,主流文艺评论的传输渠道收到极大冲击,彰显不出自身的影响力,祛魅的时尚抵消了专业文艺评论的权威性而权威文艺评论又僵化死板缺少感召力;再有,新媒体时代的个体文艺评点的自然和嘈杂构成大众感受文艺评论的景观,一本正经的教化性评论的先天遭拒,让文艺评论的专业性遭受冷遇,无数的自由发挥的文艺评论对于精神世界的舒张更为鲜活而切近大众,传播的灵动迅捷更使得文艺评论的领地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片天地:民间的轰轰烈烈口耳相传和主流的自说自话隔绝大众。

    这里不能不提及全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的场域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聚集了众多媒体,人们便捷的看影像、听声音、自由搜索期望的消息和互动探寻彼此的意见,瞬间的思绪便成为千里外同一时空的对话者,大小不等的意见领袖影响着大众,而大众喧哗中激发着人们不同角度的评价。文艺评论走下了权威的圣殿成为你我都具有的才能,于是,文艺评论的随意性和感兴式如鱼得水的活跃在博客微博之中。全媒体的聚合让文艺评论呈现出自由无拘的状态,所以“文艺评论”的广泛性似乎无可置疑,有时要怀疑传统的篇章性的文艺评论是不是需要修改?但我们期待的创造性的文体的“文艺评论”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依然是需要存在的,只是借助媒介传播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

    在全媒体时代,新一代人更多借助网络、手机媒体接受阅读,于是对于笼盖一时的纸质媒体而言忧心产生难免。但人们忧虑的其实是一种阅读媒介或者说传播敏捷的改变习惯,新媒体的出现不可阻挡是必然的现实,新一代人的阅读位移也逐渐发生,我们没有必要抵触事实上也无用。但需要明了:这只是转化了一个战场----媒介,“报纸”依然存在,而且乐观地说到一定时候,更为迅捷传播和多样性的复合传播------报纸的动感、声音乃至于互动的可能性不远的将来一定实现,于是要改变的是对于“报纸”的电子传播和移动性的接受认知。同样,报纸的文艺评论既不会消亡更可能多样化。我们需要看到新媒体时代的“报纸”的呈现形态多样化后,报纸的文艺评论的直接性、快捷化、互动应答感、跨媒介的评论必然发生,文艺评论的时效性、大众应对和敏感自由大胆都不由自由。我们的报纸需要具备全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的心理接受和学术思想准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