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文章摘要
(2011-09-27 23:23:22)
标签:
华表奖光明日报中国电影校园 |
分类: 电影研究 |
光明日报:中国电影的“蝶变”之路
2011年09月16日 光明日报
------
诗意电影提升审美追求
中国电影的新突破还表现在艺术探索的深入化和情感表现的深度上,值得赞许的创作包括《山楂树之恋》、《秋之白华》、《碧罗雪山》。《碧罗雪山》的原生态表现探索令人赞叹。《秋之白华》诗意精神的坚持已经难得,而对政治人物的大胆表现更为别致,使文人文化气息得到浓墨渲染。作为2010年下半年中国电影最为触动精神情感世界的审美电影,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以诗意电影特质在一片嬉闹的娱乐影像中异军突起,让我们看到了那种久已别离中国电影的柔情,在抒情至真的诗意已经远离的时代,中国电影急切需要本土情感的滋养,需要注重纯净、关注内心情愫;淡化外在、强调内在精神表现;杜绝浮躁、回归本真的情感表现。
现实题材张扬乐观向善
厚重的表现现实才是艺术无声而有力的所在,在《额吉》、《百合》、《海洋天堂》、《最爱》、《观音山》、《岁月神偷》、《钢的琴》、《我们天上见》等影片中,都强化了现实题材创作这一表现难题的动人魅力。《额吉》的感召力难以形容,一个充满了质朴宽厚情怀的草原妈妈,为汉族孩子们构筑起艰难时代的温暖收容地,却在时间流逝中,同样宽容地舍弃了自己的依恋,让长大成人的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百合》是一部表现当下打工妹精神状态的稀罕之作,一个少见的人物形象在绝不遮掩现实矛盾时,却更多地传递出发自内心的向上向善的感染力。同样,合拍片《海洋天堂》也感人至深,弱智儿的执拗和身心疲惫父亲的坚守,显示出人生的不幸悲哀,但人文精神的安抚和情感慰藉却温暖人心。《最爱》第一次正面触及了艾滋病人群的生活境况,影片通过展现男女主人公为了爱的权利,勇敢破除原有家庭纠葛的过程,显示出了爱的悲剧性。《观音山》鲜活地表现了一群成长中的青年人在社会困境中的生存挣扎和获取思考的过程。合拍片《岁月神偷》表现了鞋匠一家的奋斗生活,传达出无奈岁月流逝,但更无惧岁月惊涛骇浪的精神。《钢的琴》是内地企业转型背景中的小人物故事,下岗工人历经艰难仍敢于与命运抗争,励志感人。
两极之作体现丰富性与复杂性
两极创作:古装历史人物电影和当下青春时尚题材都各具特色。在历史人物创作中力求厚重表现的代表作是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和胡玫的《孔子》。《赵氏孤儿》是2010年历史剧中可看性较好的作品,托孤和牺牲精神是中国古典文学戏剧的经典母题,陈凯歌保留了历史传说的基本框架,按照自己理解的复杂性进行取舍,铸就了对托孤与复仇的另外一种诠释。《孔子》在历史人物传记片中也是有特色的创作,影片突出了漂泊不定、时常如丧家之犬般云游、还执拗地为自己所臆想的理想奋斗的常人,高大的圣人降落在历史情境中,让一个有个性的先哲融化在战乱、情感纠葛、国家大义和个人理想交织中,别具一格。相对应的青春时尚创作以《杜拉拉升职记》、《将爱》、《爱出色》为典型,是电影注重当前青年人情感经历的必然反映。要承认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电影首先是青春的艺术,时尚青春片让观众得以重温清纯的岁月,留恋美好的梦幻。《杜拉拉升职记》的时尚元素不同于端庄的历史创作,无论是潮气十足的服饰还是靓丽可人的男女,都聚集了当下都市文化的基本元素,清丽而招摇的不仅是都市情趣,更是新一代的精神期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