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门类建立校园 |
分类: 艺术教育 |
二、艺术门类独立性的文化阐释
就文化背景而言,艺术的悠远性无可置疑。艺术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由此可以说,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对象的研究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几乎成为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代名词,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小儿科和技能技巧的认知几成普遍认识。但这一谬误不断遭到文化层面质疑。艺术学在社会的认可度是随着社会生活质量提高日渐具有影响,却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随着艺术在渐趋小康发展走向中日益兴旺,人们对艺术学科社会地位的不相配愈发不满,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等,所以,才有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升门类的要求日渐高涨其实是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成为创意文化核心的必然要求。艺术学科定位毫无疑问主要在独立门类要求的名分和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等内外兼顾方面。所以,在门类归位和自身做好独立门户成家立业之间,需要强调的自然是文化内涵的建设,对于艺术门类而言,文化意义上的艺术观念确认才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名分真正确立其实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倒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文化形象得到尊重,并且实现文化理论上的合理性,艺术必须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文化支柱上论证强化。
不能不从文化角度回顾艺术学门类划分确立的意义。
从艺术学一级学科到艺术门类的跨越,不仅是观念形态和等阶意义上的转变,其实还有文化构成的考量。基于被压抑的历史,确立独立身份的艺术学科如何解决身份就遇到独立地位争取的有效性与分门别类的实际需要之间的取舍,而这里文化度量其实在支配和影响着区别。回顾艺术门类如何建构一级学科过程,当时曾经有过几种思考,但简单的等级制一度占据上风,根源于良好的独立性意识却依赖于门户偏见的意识的确影响着独立进程。艺术与文学的差异性有时几乎是试图扯裂必要联系和水乳交融关系的敌意行为。但艺术在和文学的交织中其实牵扯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不仅在电影诞生之前六大艺术中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公认归属于文学,就是艺术的戏剧形态、歌曲的词曲形态、书画的跋赋和题诗等都难以割舍文学,因为艺术是人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追求,艺术的含义是创造的精神形态,艺术就是人的内在情感精神焕发而出的理想之光,它更带人文价值的内涵。从人类精神历史的发展来看,艺术始终起着积极促进的健康作用,而祖宗们理解的“《书》曰:诗言志“歌咏言”,[i]与“手舞足蹈”等相提并论,既是艺术与人的情感精神世界密切关系的形象注脚,也是文学和艺术密切包容的证明。艺术与文学共同构成艺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学科独立是指学科特征得到专门性的认可,更为细致的进行艺术教育,毕竟艺术是人类试图超越物质存在的一种精神创造,其借助各种艺术形态的创造和文学的借助文字想象性表现不同。但在文化根脉上艺术与文学都有千丝万缕的勾连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