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挚情的温暖燃放——关于《钢铁年代》的感悟
不断酸楚而不断振奋中看完《钢铁年代》,心底深处涌起感佩不已的情怀,一方面,在传媒视野中已经淡忘的产业工人形象的凸显,让人想到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工人”作为代表的意义所指,是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产业工人所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钢铁年代》无疑是电视剧艺术表达的一个新收获,原因在于:它在纯正主流表达但依然动人至极上、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卓越上、在情感捕捉生动细腻上、在性格塑造大气而独特上,《钢铁年代》都品位独具。
但显然,《钢铁年代》最为突出的是处理人的深情表达的独具特色,在情感叙事的饱满上和情感蓄势的艺术把握上,《钢铁年代》都相当成熟大气,说该片大气澎湃也许题材上不够恰当,也容易压抑了其特出处,但荡气回肠却是真切的感受。我宁愿说这是一个成功实现催人心酸、激荡情感、抚慰人心的电视剧佳作。情感叙事的深入,是本剧对于主旋律表达而艺术动人性深刻的一次充分实现的范例。这里的关键就是人性深情的独到挖掘。
《钢铁年代》在叙事意义上的经验值得注意,故事性是中国大众感受剧作的主要因素,而叙事性则是学者在探究和挑剔影视剧上的聚焦点,《钢铁年代》的叙事具有令人赞叹的宏观把控的成熟动人、大气深邃。具体而论:A宏阔气势与细微人生描绘的结合;B性格角逐与时代演进交织;C爱恨纠缠与人性搏斗的丰满映衬。
概略看待性格角逐与时代演进交织;个性独具是高满堂剧作的优长,其人物丰满而各有个性差异的关系比照是支撑剧作行为逻辑的根本。不是为了性格显示而强化,而是把性格在历史时代演进过程中如何介入时代影响时代加以表现是他创作的突出气质。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决定世态,是高满堂创作呈现的艺术眼光。尚铁龙,杨寿山一对欢喜冤家,尚铁龙,杨寿山,麦草三角情感对垒,既和个性矛盾纠缠,又和时代浮沉相关,分分合合的纠葛在个性对峙中确立令人希冀又叹惋不迭的恩怨情仇。尚铁龙之粗犷中的傲气和细心,杨寿山犹豫中的体谅和忍从,麦草大气中的忍辱负重的痛楚等等,构建了一个奇妙三角的牵制搏击。性格强化的表现在把握性格坚守、性格对比、性格互补三者中才能完美实现,单论三者分列都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剧作,但三者共融则是高手,剧中三位主要演员性格的各自凸显和相互映衬中获得攀比性特色呈现。陈宝国饰演角色的豪与狡、陈远征实验角色的懦弱与傲、姜鸿波饰演角色的忍与柔等,都具有彼此促进而各自突出的效果。
爱恨纠缠与人性搏斗的丰满映衬。剧作翻开的那一段历史似乎清纯激情,却又覆雨翻云,在历史进程中,曲折总是难以避免,在人生中得失一样无情。但人的命运不是建立在完全任随时代折腾而是现实坚守和抗拒后的难以如意。《钢铁年代》所展开的人生画卷如此宏伟却落脚在爱恨情仇的复杂中,尚铁龙与麦草失之交臂是死亡与新生的超乎常态的意外。杨寿山和麦草的结合是意外导致的亲近,但尚铁龙,杨寿山,麦草三人聚合在一起就是历史巨变的一种缩影。然而尚铁龙压抑情感却不能得到情感,这是那一代人哪怕是强悍如英雄连长都没有想到的,而杨寿山和麦草的结婚却分床的背后却是私心和公心结合的一种怪异却合情理的选择。问题在于由此导致的爱恨交叠却是常人总是期望却不能完满实现的一种折射。在这里,人性的深度得到情感的诠释。我们宁愿说,这是让人心酸、心动、心中叹息的一种复杂情分的把握。而纵观全剧,充满了荡气徊肠的情感冲击,强化相濡以沫的深度意味。在相互眷念、相互迁就、相互帮衬中实现对于人心世界的期望,就是剧作的美好感人深度的透现。
这是一个激情建立在真切感受基础上、揭开痛楚却给与更大温情弥补良知上、正视苦难更给与信念牵挂的时代人性伟大的讴歌剧作,所以扎实而生动。,撩动人心而坚守理想的艺术创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