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询

标签:
中秋节美丽思念诗人李白苏轼人生意义文化 |
分类: 文化问题 |
S2010年9月22日6:52:56,北京,灿烂无比的中秋之晨光
太阳耀眼的亮,张狂的炫耀,似乎在渲染晚间的中秋月的到来,其实十六月色才是出彩,但清晨的高悬日华已经让人兴奋无比了。
在阳光下静静想,中秋的意义何在?
中新网9月21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根据互联网搜寻器Ask
Jeeves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选出过去10年的10大无法回答问题,名列榜首的是“生命意义何在?”,跟随其后的是“神存在吗?”。
很有意义。没有解的话题,却是人类难以消泯的疑惑,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其实如同为什么宇宙无边无际,时间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一样难以解说,至少在人的情感上难以理解科学的解释。
就因为我们的疑惑是我们不期望生命消失,而生命对于个体而言必然要消失。
我们的生命其实属于自己的心理,你将过程当成了全部,生命就有了无穷的意义,生命的揭示不在科学家数据里而在人的情感精神上,譬如,你快乐于是生命就有了快乐的意义,你帮助了他人,你的助人就传达到他人而让生命有了感恩和付出快乐的意义。
中秋的意义,不仅在于赏月聚会,而在于借助月色的皎洁、夜空的渺茫、空气的清爽、心境的平和,可以体味人生多层面的意义。
想想自己的喜好时刻窥测一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看“海上生明月”的心境就是人生暂且停歇一下忙碌的时光,回味自己的庸碌何者可以抛弃,何着充满快慰。而“天涯共此时”的美好得以产生,已经是人生意义的体现了。
自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酸楚感受颇为感人,你在这里叹息夜色之长,不是实在厌烦中秋夜,而是因为中秋夜给了这般感受的机会,情人的分离之长,竟然让长夜成为思念的场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人生追寻是深远而变幻莫测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就显示了看透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人生的困惑对于天才诗人而言,自我咀嚼自我排遣也正是一种焦灼的探询方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巧妙,是变一人渴望为虚幻的三人共舞,月色的对望,月影的拟人,都显示了将孤独变成丰满、把困惑变成美丽的意义探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短途的投影,无解而对月抒怀,正是期望有解的心理显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投影,其实是心内的悲哀,无眠的人是自己,却想着他人无眠投射自身心胸。谁“不应有恨”?还是自己排遣,月光自然依旧皎洁,而烦恼的是人,人应该向月学习,盈亏之间顺其自然而快乐自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实是人类学会了月亮的处事方式、生活哲理。不可而要为可,求己美好转托他人美好,自然就求的心境平和。人生的意义其实大体在这了。
岂能但愿人长久,但可千里共婵娟,于是知道,人间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满足与否、疏散如何、会不会注重每一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