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把握端午蕴含精神的新解:民族精神与善良心

(2010-06-15 09:02:28)
标签:

端午节

精神

民族文化

善良

正义

屈原

文化

分类: 文化问题

   http://pic3.soso.com/pic?fid=9380701239840714449

   端午节即到,粽子已经尝食,人们第一次有了端午放假的便利,于是,关于端午就有了可以新的感悟。

   常例自然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2000多年历史凝聚了中国人对于传统的自然而然的信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据说有四五种,但细细想来,百姓总是尊崇有关屈原的传说。于是,在下有了关于端午的几点随感:

   1、端午节精神——民族一统:端午和许多中国文化习俗一起,是维系民族一统的文化精神要素,全民无论价值观如何,都共同尊奉过节、思念、享受、消费的过程,无形中造就了一样的文化一统和精神怀想的意义。在外人看来,这吃粽子没妙不可言可以融入、赛龙舟充满趣味可以观赏、佩香囊和悬艾叶菖蒲等等虽然淹没不见但其实也充满了奇妙的东西在内,所以在不用教化中就现实和宣扬了民族文化的精神。   但其实,在端午习俗中蕴含了本土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络性:就是群体自然崇奉的温暖团结、向善嫉恶、相互扶持、共享太平的精神。最好的精神来自本心不需强化而自然拥戴,华夏民族对于节令内涵的代代相传就形成我们文化精神,而几乎是基因型的存在,也就构成了民族文化不可更改的要素。

 http://pic3.soso.com/pic?fid=8140275494668876598

   2、粽子所蕴含的韵味——善良品性:小孩都知道端午吃粽子,而都以为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乃至于认定吃粽子就是为了屈原,小时候也以为这顺理成章,但大了以后才看到典籍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东汉《曹娥碑》就有关于春秋时吴国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世人哀哀痛而祭之,才有了端午节。
但我们都信奉屈原和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在亡国之痛的驱使下,于五月五日悲愤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人们赶来左右寻找不到,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于此日人们都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在这里,我所看到的文化精神恰恰是中国人本份上的善良。尽管我们因为端午有了粽子的吃法,所谓五花八门的南北粽子的千奇百怪,但追踪起来,其起源都是中国人对于忠诚善良的爱惜和爱怜之情的体现,对于国家良臣蒙冤的不平化为可以抵达的手边之事:包粽子,投寄哀思、心愿万物护佑等等。中国人本性上是善良的,在历代的兵燹抢掠中,百姓的善良维系了民族的生存,后来残酷的生活也没有丢弃这一本分,但在市场经济下,千万不要因为弱肉强食而保留粽子却丢弃了——善良善待他人的品德!

 

   3、赛龙舟的意味——内在拼争上进:端午节最为孔武有力的就是赛龙舟,可惜越来越少的习俗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纪念屈原和发扬赛龙舟精神的内在联系。按照传说,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闻讯划船捞救,至洞庭湖也终不见屈原的尸体。恰逢雨天,人们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千舟进发的场面令人怀想,以后,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赛龙舟充满了国人乡民的不可阻挡的执着精神,无论外界境况如何,都不舍进发拼争,所以,中国才有遗世独立的品格,也才有历经艰难如今的世界地位,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到2030年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完全可以获得。但我们不能不意识到龙舟进发的意义。什么有时注意了外在的指标,却淡漠了内在的赛龙舟内涵:——为了正义才能齐心协力,为了美好才能勇往直前!

 

   4、过节的意义——端午终于成为国人可以放假的节日,就意味着需要确认其价值。端午是怀念的日子,而怀念一个舍弃自己为了大家的屈原,包容了人们对于忠贞却反遭谗言诋毁而用生命捍卫尊严的精神,能怀念屈原正是我们还没有忘却人类生命的意义,唐代文秀的《端午》诗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因此,为了正义的追求,为了人间的公平,才是过节背后所蕴含的意味。中国人不缺乏情怀,但老实说已经开始缺乏对于正义公平意念的淡漠,屈原值得尊崇是我们期望这种精神,而我们要怀念传统也就不能不把精神放在内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