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之二:寻找遗失所得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旅游 |
分类: 文化问题 |
2010年1月26日上午,继续在香港中文大学参观研讨,作为仿效沿袭下来的书院制度的中大,在强调融汇现代和传统、结合中外上的确成效显著,所以几十年的历史却成为香港第二、世界进入前50名的大学。“天人合一”为其特色
前校长高锟获得的2009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光纤之父)使得中大名声倍增,我们小组在大幅画前合影也算一个思考纪念
中大专门有一个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籍中国人高行健捐献的展室,2000年我到台湾其刚得奖,书店到处都是他的作品,可惜那时价钱太贵没有买。
巨大的藏书(300万册)中,我查了一下电脑居然收有我的8本书,可见人家的细致。在现刊架子上。刚好摆着的是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第9号,其中有转载我的一篇文章,取来和团员们看看,觉得稀罕
前一篇:香港中文大学:探寻书院的意义
后一篇:香港科技大学:创造的魅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