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星
周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132
  • 关注人气:49,9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2009-08-06 07:26:37)
标签:

电影

云南

红土地画

研讨

专家

娱乐

分类: 电影研究

2009年8月5日下午,中国电影家协会三楼会议室30余人。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红土地画》2008年10月在云南东川开机拍摄,演员张丰毅担纲男主演,演员王思懿、杨树泉、张山等联合主演。该片由东川区委、区政府、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影片讲述了由张丰毅扮演的矿工出身的民营企业家马西南经过一番奋斗、改革,最终成功发展出现代化矿区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经历,展现了东川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胸怀和境界,材料介绍作为东川人的张丰毅是零片酬出演本片,故影片成本才600万但显然效果超过其成本。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等代表云南方的领导十余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主持会议。12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观摩研讨,包括贾磊磊、饶曙光、胡克、赵葆华、周星、钟大丰、章柏青、李道新、陈晓云、吴冠平、余纪登发言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女编剧和男导演倾听影视专家的看法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我发言的基本意思:

该片在表现情调上充满了贯通的精神气性,对于那块地域和时代进程的昂扬精神的把握,没有回避改革以来的社会矛盾,但给予积极性的精神把握;在题材处理上兼顾了一些因素,似乎是涉足了难以表现的工业题材,但又是混融城乡变迁、农民工生存和国企改制等等复杂问题,所以影片是一个浓缩的特定地域乃至于整个国家改革进程艰难的艺术表现;而人物个性赋予也有特点:主人公马西南具有基层个人的底子、后来的改革阵痛中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承包者的气势、民营企业主掌人的发展抱负等等多层身份,是一个个性和时代进程承担着双重负担的形象。

但在发言中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些显见的不足:影片片名别扭,大众难以辨析而语法上也不够顺畅(是红土-地画还是红土地-画?前者显然不是原意,后者不符汉语表述);影片的宣传东川泥石流越野赛作为框架显然,但没有成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犯了国产片常见的游离构造的毛病、主人公情感生活缺少动人细节表现;片名凸显的红土地美景没有成为渲染影片内容的情调或色彩的有力部分等等。

但影片在改革题材或者工业题材中还是不错的一个地域性明显的电影。

日志:电影《红土地画》研讨

 

附:

《昆明日报》8月6日报道会议发言: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时代变迁的缩影

    影片出色之处就是其朴实而坚实的时代变迁缩影,影片具有精神情态的昂扬性。整个影片精神状态的气质是一致的,它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表现了时代的精神本质,影片从头至尾,始终表现昂扬的气质。它和其他的拔高或强制的精神气质不太一样,它是平和而朴实地表现了时代的进程。

    在题材上,影片首先浓缩了改革艰难进程。改革的艰难进程不是概念性的,而是落在一个独特的从国企到民企转轨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