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日全天,友谊宾馆,教育部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会议

这是多年来少有的汇集全国艺术高校领导专家如此之全的会议。由教育部高教司和社科司主办,两司的司长分别主持,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讲话。
会议囊括了中国全部30多所专业艺术学院的院长、书记,中央级艺术学院的老校长们,以及特邀的几所综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学院专家。只有北京这一块地方才能见到如此壮观的局面,想每一个院校长在当地都是艺术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在这里都成了彼此寒暄的对象。

我的认识是:中国艺术教育已经到了一个外围条件充足、发展态势良好、规律性认识升华的基础上。
中国艺术教育需要从可持续性发展、超越性发展和内在质量发展角度来看待。目前艺术教育发展的问题也同样增多。由此,从外在数量发展到内在质量发展、从规范性发展到尊重个性发展、从社会性发展到艺术文化精神发展,是艺术中国专业艺术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的艺术教育大发展局面?目前中国艺术已经规模宏大,2007年在校的艺术本科生已经有113万,占大文科的11.6%,大大超过中文学科等文科的在校生量。几年前在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已经有近600所高校设有艺术专业。2007年全国有800多所高校设有设计专业。全国有7万3千多艺术专任教师,其中有4700多人死艺术教授。
应该说,艺术需要尊重一般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规律而言,艺术也是要伴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目前艺术蓬勃发展与规范性跃进的现状是大好事。全民艺术文化的提高与艺术人才渴求的增长,意义不可低估。更多人来听音乐、欣赏舞蹈、参与美术欣赏、进剧场之时,是外在的文化渴求增长的体现。由此,艺术博士点的增长、和希望增加博士点的期望,MFA的发生都和这大发展局面,与艺术院校实际影响力增长都于此相关。这无疑是大好事。
但历史规律的还更包括了对艺术规律自身的尊重。艺术规律是个性化素养、创造性精神、特殊心智(哪怕是偏科与似乎偏执),以及技能型独特增长的扶助,在从必要的历史规律尊重基础上更应该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所以,越来越扩大艺术学科、报考数量与在学生数量和遵循规律规范后,目前对于艺术教育的呼吁是到了遵循艺术规律的时刻了。
提高质量是当务之急:包括提出艺术从一级学科到成为门类的学术质量思考;艺术观念要追随时代发展变化的转变,不能死守传统的拘束认识;需要改变对于艺术学术只是论文判断的简单认知,而把学术论文和创作学术作为判断艺术文化两翼的认识;调整不同类别的艺术学科课程体系;对新入艺术学科需要设立基本准入制,对于已有学科的师资、课程体制做必要的评价。
艺术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摆在8大艺术学科带头人门前的任务还很多,但难以在一次研讨中解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