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电影节秘书长催促,在飞机上匆促写成16届大学生电影节专刊的寄语,昨天校对时发现对于大学生电影节的青春情怀依然存留。电影节还有若干天开始,这里先发布预祝成功。
期望那一个优雅深邃的艺术世界到来
——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影节寄语
无论是源于“口红效应”,还是文化发展兴旺所致,2008-2009贺岁档电影火爆的20亿票房,都宛若是早春弥散的温暖春色,为盛开的春花铺排了繁盛的背景。此刻,校园中迎春花的鲜亮米黄色到处展露夺人眼目,似乎在含笑召唤电影节的揭幕。在中国人心里,阶段性和整数字都可能激起内心的期待。大学生电影节在翻过十五届兴旺的数字后,又燃起十六届新的期望之光。不言而喻,花盛期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不是初生的牛犊,但显然更充满蓬勃的朝气。此刻,它跃跃欲试的大舞台上,将要展演的将是新中国电影60年甲子的新鲜花色。
一个甲子的新中国国家电影,四分之一甲子岁月后的大学生电影节节庆,汇聚来无限的心理期待。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电影走向阔大而充满多样性的创作局面,但上扬的趋势却依然不足以圆满慰藉,在弥漫的技术炫耀、大资金轰炸、依靠媒介把控喜好、娱乐花样翻新的得意收益面前,总有优美难寻、意境不再、温厚的情谊滴滴消逝的痛惜。在鲜活灵动的银幕世界中,什么时候能再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艺术期望?如何遇到灵魂的歌哭和心脉的颤动同一在银幕内外?当若干年后的观众还念念不忘当初在校园看过的电影中刻骨铭心的一颦一笑,含着眼泪回忆那些动人心脾的场景时,中国电影的艺术光芒才可能真正实现。
无需夸饰,只有岁月才能看清历史积存的意义。在喧闹的时代潮中,我们习惯了轰轰烈烈的感官刺激吗?未必。当和缓的春风款款吹拂的时候,满眼活蹦乱跳的影像,难保不会成为过眼云烟。一个哲人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得到美好,其他的一切都是等待!作为艺术产品的电影,固然需要取悦娱乐迁就市场,却不能不满足精神情感的企盼。回望记忆深处,在《早春二月》的蕴藉、《城南旧事》的伤感、《黄土地》的厚重、《红高粱》的生命高歌、《难山
那人
那狗》的宁静、《集结号》的悲壮执着、《梅兰芳》的情感依恋之中,精神的感佩超越了玄奇弄巧、官能满足的浮泛层面。艺术自然不仅仅是朴素的简单,但简洁浑圆的后面却满贮着心灵的付出和情致的包蕴。那样一个充满含蕴无穷意味的银幕世界才是艺术满足人心的真实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必然进程中,艺术多少遭遇着“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尴尬,也许还需要时日来充填未尽丰满的园田,才可能滋长出丰实鲜艳的果实,那么,大学生电影节就应该是纯洁的培植者和浇灌人。其间,一届一届的青年学子在用心花一片一片丰厚着属于自己的理想期望,而汇聚起来的艺术气息不仅添加着艺术花园的花香,也熏染着篱墙外的过客和域外的感知者。16届大学生电影节有幸为新中国电影60载后的起步揭开青春的帷幕,这后面的影像世界一定是充满温润人性和民族精神的动感天地。我们有理由为这样一个情感世界的丰沛灌注的未来而扎实耕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