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纪行:浸会大学

标签: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mfa旅游 |
分类: 电影研究 |
2009年2月6日到达香港九龙浸会大学。
我们内地一行人是受邀参加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点电影系MFA5周年而汇聚九龙的。
包括内地学者:福建师大传播学院原院长颜纯均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钟大丰教授,王海洲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刘立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影视系主任李亦中教授,中国国家电影频道副主任陆红石和我。港台受邀的是:台北实践大学李天铎教授,台湾世新大学齐隆壬教授,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廖金凤教授,昆山科技大学刘现成教授,主持人自然是东道主著名的香港浸会大学卓伯棠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前身为香港浸会学院,于1956年成立,1985年开始,学院开办学位课程。1994年11月,香港浸会学院正式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大学实行英语教学,以配合国际化。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
为促进国际间学术文化交流,浸大与约160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每年约派出100多位同学前往各大学交流学习。内地同学若学习成绩优秀,亦可获选派为交换生。北京师范大学有多位交换生来此学习。
香港浸会大学坐落于九龙塘和观塘。校园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位于窝打老道启用的“善衡校园”、位于联福道的“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以及位于观塘为前皇家空军军官俱乐部的“启德校园”。此外,持续进修学院在新界沙田石门设有“石门校园”。
我们会议在传理学院,即在“善衡校园”,这是纪念积极推动香港浸会学院成立的商人何善衡而立名的。校园于1966年落成启用,并曾于1990年进行局部重建。此部份的校园占地22,000平方米,内有11座主要建筑物,共提供48,000平方米可用空间。1978年5月,位于善衡校园内的“大专会堂”(即现今的“大学会堂”)落成启用,是当时香港的一个主要的艺术表演场地。
我和中戏的刘立滨院长在传理学院门口的合影。传理学院电影系的设备非常好,几十套高清设备,以及几个机房棚子灯光等等,无论是什么档次的都随学生无偿使用,24小时随时进入高清机房,令人惊讶。我一直倡导对于学生放开使用的观念,可惜津津乐道有多少多少的设备其实一比少的难说的设备没有实用价值。叹息这种观念:设备不用就如同废物、设备越用越有价值。可惜内地高校既少设备又格外珍惜保养,弄得参观时有可怜的设备展示却实际上一天天在掉价。
浸会大学的MFA5年前开始,在体制和培养上和我们多有不同,下次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