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月夜游什刹海

标签:
十六月夜元宵后月色什刹海酒吧精神欲望自由旅游 |
分类: 生活随感 |
2009年2月10日19点,前海的堤岸和月影下的赏月人!
赏月有什么规矩?
十六就是既望既望就是十六,十五的月亮既定十六最圆,苏轼《前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云云的描述,昨天下午艺术考试居然有学生背诵此文令人感慨。
晚初试考完,晚饭既毕,忽然有赏月欲望,于是移步不远到什刹海,沿途偌大的月亮始终都在伴随着你,这就是月夜的好处了。月色的确超出预想,大到讶异的程度。
什刹海拥有北京少有的水色、冷僻的悠闲、热闹的内里、秦淮胜景的拼贴、时尚的青春、旧时汴梁的五光十色、现代人咖啡和酒色混杂的特色,影影绰绰的,寄托了现实人怀想和追忆的光影。
远远望去有些怀想,静静端详也感叹不已。此刻元夜的味道还在,只是淹没在灯红酒绿的绚烂中了。
什刹海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欲望奔突的所在,一个人可以沉思默想,也可以旁骛四望,而参与中的欢快和旁顾端详的闲散,都是这里包容所在。“欲望”是嘈杂中的都市人们心内的思恋,欲望未必需要现实落实,却肯定期望精神得到熨帖的满足,游逛的疏散就是祈求安宁的过程。
此刻的暗夜,什刹海依旧红火,但夜色自如的冷冷,月光悄悄的散射。其实无论是带着什么观念,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你的心境决定着环境的颜色。物质世界的周而复始不待说难以改变,精神期求的多样却难以预测,在畏惧的人们退避三舍的眼神中知道这里似乎是险恶,在自由无极的人们心里,这里是自由天地。而在我,这里只是一个任由精神放任的山水田园,情感张弛掌握的自得游弋之地。
既望的月夜,分外诱人。
在银锭桥上东望,只有月光避开喧闹孤零零的峭拔。硕大的空间就是她的世界,朗照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察觉,但人们多注意脚下的光影却常常忽略天上遥远的天际。于是想:永远做自己精神的主任,听凭外界的月圆月缺、光影的灿烂暗淡,你就是主宰的中心,因为在心中有定数有追求,借助的环境只是驰骋的天地而已。
其实,热闹的地方你可以选择,但也许我需要热闹游荡期间却稀罕安宁的“犄角旮旯”?每一寸的发现都是自己心境的杰作,没有发现就没有自己的心境锻造更不用说享受
笑笑!
环绕一周,看人来人往,谢绝一个又一个酒保的邀约,自信的享受灯红酒绿、柳枝荫避的都市之夜,散放开白日的紧张,知道:世界就是这样行进---它肆无忌惮热闹,你依旧保持自己,只要自信,谁也改变不了你。
喧闹是放声机,安宁是接受器,遮蔽和体悟全在自身。
回返的时光已经深夜,美丽依旧在暗夜中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