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福州榕树

标签:
福州榕树绞杀旅游 |
分类: 生活随感 |
福州最为著名的包括“三坊七巷”,也包括“榕”这一别称,大榕树是福州特有的市树。福州植榕历史悠久,据宋乐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宋福州太守张伯玉为防旱涝又编户植榕,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榕树便成为福州古城风貌特征之一。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届34次会议通过以榕树为省树的决议。
以往中学教科书中有巴金所写对于广东某地榕树大到成为“鸟的天堂”的美文,但其实那棵大树才几百年历史,而在福州却有更长历史的大树,冠盖四野,很为壮观,据说这就是北宋福州太守张伯玉植榕后,遗留下来的最大榕树,其在福州公园。胸围8米多、覆盖面积1330多平方米。
走在福州,到处可见榕树,垂下来的胡须---气根,丝丝缕缕,构成独特风景。抚摸起来,苍老刚劲。
据说福州市仍有榕树16万株,其中,仅市区就有2.5万株,“榕城”仍然名副其实。福州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榕城”雅号由此而来。宋代时,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著名书法家蔡襄曾组织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开创了官府植榕的先河,而紧随其后到福州任太守的张伯玉又进一步推行了“编户植榕”,3年间共植榕上万株。千年以来,福州人对榕树情有独钟,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它,据介绍,目前全市榕树中,上百年的约有600株、上千年的就有6株。
在榕树须根下的感觉:
那天走过榕树下忽然又想爬树,居然没有爬过自己家乡的市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爬了上去得意洋洋,那时好不快活,雨后的树干滑溜,上自然难,但下来后,灰白色的外衣上到处都是暗青色的青苔,拍也拍不得、擦也擦不干净。懊悔不已,也许榕树正得暗暗意不已:看你还敢不敢爬我,哼!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尤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我国榕树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云南分布67种,西双版纳有44种,占中国已知榕树总数的44.9%,占全世界的5.5%。福州有多少种也不知道。但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绞杀、老茎结果等多种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生长在西双版纳的44种榕树具有大板根的有17种,能形成各种气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种。绞杀现象是榕属植物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而独树成林则是某些榕树由绞杀阶段向独立大树过度转变时长众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热大雨林特殊景观。
这是08年到西双版纳看到的榕树绞杀的实例,置身其中有惊心动魄之感,福州榕树雍容,而那里的绞杀树却不动声色地凶狠:
世间万物就是如此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