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时代鲁迅的悲哀:我们快要没有选择了!

标签:
章子怡吕燕中原美女王小波李银河鲁迅文化审美草根 |
分类: 文化问题 |
我们的时代已经没有标准,不是应该没有标准而是事实没有标准,草民颠覆标准却不能建立标准,理论上是打破传统建立人本的多样性,事实上是众生喧哗而终久令人烦厌。
我们来举例看看其间的现象:
一、中原选美的标准
2008年12月31日晚上7时,“中原标准美女”总决赛在中州皇冠假日酒店举行,400多名来自不同行业的美女经过激烈角逐,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夺得了冠军。经过初级赛和晋级赛两轮的才艺、形体展示等综合素质的评选,12名选手顺利进入当晚的“中原标准美女”总决赛。这12名选手,以其各具才情的美丽,被称为“中原十二钗”。
“中原十二钗”的第一钗就如此?许多人会疑虑重重,但其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美的标准已经在电影电视和选秀超女中得到莫衷一是的含糊了,何况其他。但有没有多样化的底线?
由此可以前述到吕燕的艳遇
于是开始了多元标准的时代评判!
在章子怡清凉照披露的地方,批评之声不绝,其实,章子怡怎么就不是美丽动人?
二、王小波强大到超越鲁迅?
消息报道:李银河表示自己最近在读王小波的几篇小说时,“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感觉:别人写的小说跟王小波比太小儿科。中国小说家们的小说总是不脱中学生作文的痕迹。”她还说王小波生前从来不读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好像只有阿城、王朔和莫言看过一点,我想这就跟大学老师从来没耐心去读中学生作文是一个意思吧。”
李银河认为,王小波和其他作家的区别,就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是天才和工匠的区别。”短短的几句话,却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甚至反对,他们对这种“藐视”的态度十分不满,说王小波配不上“大师”的称号。
王小波令人佩服,其妻子李银河在她的学术领域也教人佩服,但这里的可笑在于:爱屋及乌的学术地位评价不仅是合适与否,还牵扯到我们时代有没有标准问题。
1、一方网友“公元”就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这未免太嚣张了。这么一概地否定别人的作品,否定别人的努力,是不是有点太欠考虑了呢?每个人都有其生活环境,都有其对生活的理解,你凭什么就一概地否定了呢?你夸赞你的丈夫,没什么,你这样小看了别人,是不是有点目中无人了呢?”还有人认为王小波的文章缺少淡定,缺乏厚重感。
而著名文化评论家解玺璋则认为,王小波是很不错,但中国不错的作家还有很多,比如余华、莫言。“李银河的说法太绝对了。她太喜欢王小波了,在评价时掺杂了太多的感情因素。”
2、另一反意见:不过面对争论,更多的人选择支持李银河,甚至认为她的说法“太温柔”。中国作家与王小波的区别,是燕雀与鸿鹄的区别,乌龟和兔子的区别,老鼠与大象的区别。当然燕雀也有它叫喊的权利,乌龟也有比赛的自由,老鼠也有它生存的快乐。”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文化批评家何三坡表示。在何三坡看来,王小波的卓越不止让大多数作家难堪,也让一个时代相形见绌。它表明了一个事实:在中国,真正的大师在民间,在不被主流接纳的视界中。“在中国文学界,一流作家籍籍无名,三流作家声名赫赫。10年过去了,局面依旧没有改变,依旧那么荒诞。”
而相声演员徐德亮表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解放前是鲁迅,解放后是王小波。如果只能单选,我只好选择后者。”
如果说媒体把徐德亮的评价当成天下著名的评价不仅是颠覆时代的悲哀,也还是草根的悲哀,同样是我们媒体记者选择的悲哀!
我宁愿坚持鲁迅的伟大和保持鲁迅伟大的精神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