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语寻踪 意味无穷

(2008-11-18 17:03:25)
标签:

存天理

灭人欲

民使由之

不可知之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杂谈

分类: 文化问题

有意思的转帖,给有兴趣者参考

 

作者:辽辽未央

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由于上古文字极度简约,且几千年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字词的意义常会发生扩展甚至异变。所以我们看上古文章时,最忌以现代汉语为标准,从表面上去轻率理解古文的意思。

比如这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后人对上,下这两个字的认识错误。,现代汉语单纯做为方位词使用,而在上古,则涵意要丰富的多,在这句话里,则是表示的意思,所谓上尊下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庶人社会地位底,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汉书司马迁传》: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为什么说士大夫不可不恪守节操?因为士大夫是有社会地位、有身份的人,万一犯法,被法制裁了,就是极大耻辱,是很丢人的,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做为士大夫,更要恪守节操,谨遵法度!所以《明史刑法志》有言: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古时候刑不尊大夫,大夫犯法与民同罪,是所以用来激励人民保持廉耻之心的。如果象现代人讲的那样,士大夫犯了法可以不用刑事追究,士大夫阶层享有法外特权,还怎么让他们厉节操励廉耻?儒者还宣扬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礼不下庶人,即礼不卑庶人,不因为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就把他们排斥在外。这正是儒家有教无类”“以礼化民之教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更是一桩由于句读错误所致的旷世冤案,不仅现代很多对儒学不了解的人据此底詈儒学,说这句话是赤裸裸的愚民思想,纵使象南怀谨那样对国学有相当深厚了解的人,也都弄错了,也当成是儒学里已不合时宜的糟粕。而事实上呢?这句话被人误解,其实是后人断错了句读!正确的句读应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说,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了,就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权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还比较低,就知之,教育他们,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认识与素质。这也正是儒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思想的现实实践!这种启蒙教化思想何错之有?

比如说我们现在,不少先进人士要求推行民主,但如果民众鸿蒙未开,对民主理念与宪政思想根本没有任何了解,更不识其现实操作,不懂得如何通过理性手段去追求民主,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主能健康有序地推行并最终成功吗?所以在此之前,要先进行民主启蒙,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让民众对民主理念及宪政操作有具体明确的认识。这种启蒙教化是非常必要的,不要忘了,西方民主运动之初,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启蒙过程!而当民众具有了深厚的民权意识,民主素养也臻成熟,那么就应该给予他们所应有的自由权力,让他们自由去做宪法保障内的事。

3.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提出的,同时这也是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的名言。

朱熹的天理人欲是什么?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认为,自然健康而情操高尚的生活,是天之理,因为人必须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必须有夫妻之事才能繁衍后代,而吃饭只要健康卫生即可,一夫一妻也更利于家庭和谐。所以饮食和夫妻是天(也就是自然)之理。贪求享受安乐淫逸,则是人的内心欲望,是饮食夫妻之上的淫逸欲求。他要求做人要自然健康,夫妻和谐,而不要贪求淫乐享受。这种要求何错之有?饮食夫妻之天理不该存吗?贪享淫逸之人欲不该去吗?就是放到现代,这种思想难道是落后的、不值得提倡的吗?如果认为朱熹此言反动,那么什么才是先进正确的?天天美馐佳酿夜夜商女笙歌才对?食必山珍野味再养几个女秘包几房小奶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