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戏曲学院演讲

标签:
中国戏曲学院演讲中国电影文化 |
分类: 电影研究 |
很早就确定到戏曲学院做讲座。这是近2年的第三次,对于这里的学生颇有好感。
自己感觉也还不错。
对于我们而言,日常讲课已经有些烦躁,本校的学生总是在常态的授课中不以为然,教师的激情也似乎丧失,讲课犹如表演,需要彼此冲动,但我们自己每年蜂拥而至的考生入学后不少懒懒散散,所谓电影和广电的区分弄得学生在业界越来越失去文化涵养,也并没有显得多么专业化。无数次听到专家对我们的告诫:你们的学生失去修养;但反而我们在走着其实达不到的专业对象化培养之路。
走过许多高校:南方、北方;每年看过诸多高校的博士硕士论文,学理逻辑和文化包蕴的长处,都刺激自己思考,北京师大不要被虚浮和功利弄成了四不像啊。我们自己在丢失传统却不可能找到新的方向。
自然欣喜在广大世界,有那么多进入的恳切之子,对于理论学习和对于过去师大的名声的仰慕促使着积极的学习研究。珍爱什么其实就是追求什么的动力。我们浮躁了不能也让学生浮躁。
所以,在校外演讲多少有些兴奋感,新鲜的人群和新鲜的企盼在触动自己。
年底的中国电影研讨不少,几个研讨会我也做了研究文字发出,后面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以及上海等地还要做演讲,真的希望有新鲜的刺激和勃然的感觉。好的学校应该向外去扩大资源而不是蜗居在小地盘中自我瓜分、斤斤计较。可惜风习所致,因为没有外在的大气就难免在矮子中自相残杀了。
艺术不能如此,给予个性宽广的发挥天地,让每一个人都有所长而能够相互尊重,那是怎样一个美好的氛围啊。
可惜难以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