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高考的现状思考

(2008-10-11 20:32:00)
标签:

高考

艺术高考

美术

教育

分类: 艺术教育

在越来越热的艺术高考热潮中,相伴而生的不正常现象也不少,也做了一些研究发表。但艺术高考的问题一直存在,看到人民网相关文章,摘录来留存以进一步思考:

 

1、“艺考成为大学敲门砖

参加艺术考试只是因为学习成绩平平,想更加容易些考取高校--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扩招,“艺考”似乎成为越来越多高考生走进高校的“终南捷径”。

以山西省为例,据教育部门统计,2008年全省报考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4.3万人,比2007年增加1万多人。在山西大学一家美术招生培训班门前,来自山西忻州的刘燕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此报名。刘燕今年升高三,之前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在这里接受为期7个月的美术培训后,将走上艺术招生的考场。记者在这家培训班了解到,像刘燕这样无任何美术基础、以通过艺术考试为目的的考生,占到整个培训班的70%。除了支付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学费外,外地来的考生还要支付数额不等的食宿费用。但是他们告诉记者,家人对此都非常支持,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来自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

高考落榜生张迪在复读时选择了明年参加艺术高考。她告诉记者,如果她的艺术专业课通过了,明年她只要文化课成绩稍有提高,就有望被一本院校录取。一位去年参加艺术考试落榜的学生告诉记者,在山东,“艺考”人数最多的时候,“临考前连个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在真正的艺术爱好者看来,这些参加培训的学生是“披着内行外衣的外行”。自幼学习双簧、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名次的严锴说:“在考试的重压之下,这种靠短时间狠练、临时上战场的做法,容易使学生对艺术产生反感,对艺术本身也是一种亵渎。”

 

2、“黑画室背后隐藏暴利

想要速成,就得参加以应试为目的的培训班。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众多良莠不齐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走进山西大学附近的许西街,相隔不远就会看到一家高考艺术培训班。当记者要求看办学资格证件时,这些培训班多数不能提供。不少培训班就设在条件简陋的旅馆里,学生们在美容美发店和餐馆楼上学习。在“生意好”的培训班“教室”里,记者看到每个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人人站立,支个画板,除此再无余地。条件虽简陋,收费却不含糊。每月800元到1600元不等。有些“资质较深”的长期班收费在1.5万元左右,并且要求一次交清。一个培训班学生少则数十人,多的达到200人。几个月的速成培训,真的就能与有着良好根基的艺术特长生形成竞争优势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几乎每一家培训班都能拿出自己的历年学生成绩,并称进入某艺术院校的考生也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只要认真学就能通过。

然而这些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并不清楚,很多培训班的主办者和教学者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硬气”。记者采访发现,为招徕生源,不少培训班打出某某名师主教的招牌,而实际授课中,“名师”只是挂个头衔或者露个脸就消失不见,大部分课程是由在校的艺术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负责。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胡建锋将“黑画室”种种骗局归纳如下:进行“保证学生专业考试合格”或“升学率达到百分之百”等虚假宣传;打出“中榜考生”学籍所在地学校老师推荐名义;用低学费的幌子诱骗学生;“小班授课,一对一辅导”;“高考评卷教师”亲自授课;与招生学校关系熟,高考时可为考生与招生学校拉关系;列举所谓的“中榜考生”辉煌成绩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本科就读期间,就曾在培训班代过课,月收入为1000元。他告诉记者,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少同学毕业之后现有的工作也是继续在辅导班代课。

艺考大军蔚为壮观,考生们冒雪参加“艺考”报名。记者采访中得知,有些艺术招生培训班还利用各种关系拉拢高中的班主任、美术老师和校领导,通过给高额回扣的办法招揽生源。在利益驱动下,有些教师宣扬“艺考”如何容易,变相动员学生去培训班学习。

 

3、“艺考合格证绝非升学王牌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甚至不惜放弃高二、高三的宝贵学习时间,花费大量金钱,异地报名参加艺术培训。而他们作出如此选择,就是冲着一张“艺考”合格证。“艺考”合格证究竟为何物?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高考文化课考试结束后,“艺考”合格证是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的资格条件之一。合格证的发放权掌握在招生学校手中,考生须经过一定程序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学校寄达考生本人。

换言之,社会上的任何培训机构并不掌握合格证的发放权。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此规定并不清楚。令他们心动的,是有些培训班声称“有门路”拿到合格证。有些“门路”人士甚至“明码标价”,3万元保证考生拿到合格证。

艺考竞争不亚于公务员考试。高价换取的合格证到底分量如何?2007年9月教育部教学厅下达文件明文规定:“合格证书发放量不应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四倍”。然而,一位行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招生学校超数量发放合格证相当普遍。据介绍,2008年辽宁师范大学在山西发放的合格证数量达到1000个,实际上国家规定其招生人数仅为几十人。很多学生以为拿到合格证就是吃了“定心丸”,事实上排在几十名之后的“合格”考生被录取的希望非常渺茫。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招生学校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在于吸引更多生源,从报名费中获得高额收入;其次是想要吸引优秀生第一志愿报考本校。与之相反,包括中国美院在内的很多高等艺术类院校非常规范,不需要在这方面“做文章”。(本文来源:新华网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