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平凡人生的真实老师

(2008-01-06 08:09:38)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老师

校园

分类: 学生交流
我们纪念逝去的辅导员张老师的文集进入最后阶段,审看自己当时写下的文字,觉得平实而代表心态,因为最好的老师不是炫耀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把“老师”挂在嘴边,更不会借学生来炫耀自己的功绩。她的贡献就在平凡,但超越了许多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在我心里就是这样判断好老师的。
 

       人生导师天上有 尽在无言扶持中
                --------怀念我的辅导员张美妮老师

 

                               周 

 

    在不断的旅途追索中,总会收到著名人物的仙逝的消息,我们已经明白连自己都要挤上通往人生终点的慢车,于是,越来越没有了撕心裂肺的痛楚感。刚毕业就曾经为第一个夭折的同学史雪清痛哭流涕的感觉已经远去,也为自己的亲人升天痛苦的感觉慢慢不由自主理性面对所左右而惊讶。但,听到我们的班主任---亲爱的张美妮老师故去的消息时,我的感觉却是慢慢蔓延的哀伤,慢慢滋长的悲切,慢慢滴下的眼泪。
    一个人能够被记住,不是因为他的伟岸或者位尊,也不是才华横溢令人羡慕或者生不逢时的惋惜,其实就是人格力量。
    张老师是那样一个人,快人快语、风风火火、脱口而出的批评、毫不遮掩的谴责时弊,以及对你的爱护宽慰等等。尽管后来,她的宽容度越来越增加,但一成不变的是爽直、严格和宽慰他人。她也有刻薄:对于哪些肆无忌惮的阴谋的不满;也有嘲笑:对于花样翻新的自我炫耀的揶揄。但总体而言,对于学生后学的鼓励,对于朋友的“两肋插刀”般的支持,对于学术研究严谨性的坚守,都构成我长时间感觉的“张美妮老师”五个字的含义。
    从大学入学一开始4年阶段被张美妮班主任照顾,到毕业后在中文系其他教研室工作的期间得到张老师许多教诲,再到一度正式进入儿童文学教研室直接得到张教授指导,以至于90年代调离中文学科却依旧得到张老师的叮嘱、支持、帮助。20多年来,张美妮老师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对我的帮助,只是,这里的帮助是更多是无言和自然。

    其实这就是老师!
    细细想来,许多细节都忘记了,但一个亲切执着的老师形象却确立在眼前。
    1978年夏天,正在福建工厂劳动的我,忽然接到妈妈打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通知。我其实时考上的兴奋和对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不了解的惊讶是混杂在一起的。入学面对几乎都是做过教师的同学,长久的不适应和自卑更混杂在一起。张老师后来告诉我们,她录取了我们这一批文革中耽误的一代,是愿意为此而投入全部精力的,那时,上大学是几十个人中选拔一个而不是现在的北京几乎不到2人中就录取1人。她为自己主持挑选的学生从来都是十二分的满意,我想,夸大一点看,我们就是她一生中获得的最无怨无悔的自豪。但当时,我似乎因为学习的劣势和自我刻苦艰难的顽强,没有敢于去袒露自己的心理,也因此独往独来而实际上没有太多和她单独交流,但她其实对于我们这样一些起步晚而成绩并不出色的学生一再给予帮助,比如一再告诫我要会听老先生似乎散漫却有内核要点的课程精华。对于满肚子有出色水平而讲授并不能显示的一些老师,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宣讲其学术造诣,告诫不能只会听花哨的东西,还要能够把握研究的东西等等,对于我今天的研究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奥秘。而对于一些有限水平的老师,她也毫不隐晦提醒我们,要求自己会在自学中找到学问的要害,这也成为我对于研究生班如法炮制的法宝。对于学习者不遮掩长短,一切以学生为本,这在当今也是好老师的精要所在。
    好老师不在炫耀自己和依靠在学生中尊崇生活,而在于实在帮助学生!

    留校任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奇迹,因为尽管因为努力后来比入学有了很大长进,但比起我的同学们来,学问根底和研究水平实在有限。但可能是因为看到还有一些潜力,在人选上,我偶然成为备选对象,而其中的必然就是张美妮老师的强力推荐。教学研究20余年至今,我都在想,如果不是张老师的慧眼,我不知道人生的走向会是怎样?在张老师所代表的真诚的师大老师帮助下,我们才能有一点成绩,而我在学科不断的转型中,处处都得到张美妮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写到这里,漫天的绿色忽然遮蔽而来,真的,那是我对张美妮老师影像中的一种感觉凝聚。希望的给予有时不是当着你的面吹嘘怎样给你帮助的人,而是后来在偶然间知道不动声色支持和鼓励的人!

    从张美妮老师那里,我其实越来越清醒看到人间需要相信真诚和摒弃虚伪,需要给别人无言的帮助而不是拉帮结派的拉拢。后来在和学生相处中,我也要求自己做到不务虚名,不巴结学生以求回报,也不娇宠学生以求尊崇。能够给予他人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而看着他们获得快乐就是老师的心愿,张美妮老师给予我的教育最大的可能就在这里。
    在80年代到-90年代那初年的日子里,我成为张老师的同事,但其实依然是学生。在研究中张老师不断鼓励我要广采博取,也要转准自己的立足之地,万金油不可取,但狭隘的视野也不能成就事业。我至今还感谢多样的研究领域造就了比较愚钝的自身能够虚心而看到他人的长处,也能够大着胆子进行自己的研究。张老师就是在大学语文、写作等领域耕耘而在儿童文学研究中做出自己的成就。我也近乎如此,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让我能够沉下心来细致琢磨语言文字的文学趣味表达,至今还在担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的副会长似乎可笑,却其实是培植了喜爱,也是我感恩张老师让我留校的恩泽。后来,因为学科调整,我有幸成为儿童文学教研室的成员,直接参与了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那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欢声笑语,阅读中感受天真,讲授里得到纯净。直到现在,我依然为孩童世界的美丽而感动,由此在影视文化研究中坚持自己的追求。儿童文学是张老师一声钟爱的领域,而在儿童文学研究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人生意义必备的真谛,张老师从辅导员真正成为我的老师。
    在从差旅途中返回北京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不是有一个好职业,不是有什么虚幻的地位权利,也不是要出人头地,而是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纯自然的好人。
    这就是张美妮老师给予我的无言教育!好老师其实就是如此,平凡而不事声张,摒弃炫耀而真实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