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生活记录重庆解放碑重庆大学 |
分类: 生活随感 |
周日下午遭遇了许多让我对雾重庆有了更多的感受。
从重庆大学打车到解放碑,要27元钱,在重庆似乎贵,却其实有所得:女司机给我讲了一路她和儿子的故事。而在解放碑,没有寻找到出众很高的靓男倩女,却收获了书籍、和风景。在解放碑回来的路上上了重庆大学--解放碑的公交车,3元钱,却差点酿成大祸。
解放碑的拥挤:
慢慢道来:
几天来,重庆的雾气始终不退,浓重却似乎不是浓雾,我知道轻点时是“霾”---气象上的用语,重点就是雾了。上午让学生自己去沙坪坝,于是,从重庆大学的“学林宾馆”到A区大门间。看到的所有景物都不是透明的,操场的景象:
在大门口,棒棒门等待着活儿,显然这里总会有生意,他们快乐的等待,显然有信心。在重庆到处都有棒棒,已经成为城乡结合的典型特征了:
解放碑是最初来重庆就被推荐的地方,因为哪里可以看到出众的重庆美女,高挑白净。以前我们也晚间“打望”(重庆特有用语,韵味十足)过,确乎司有理,其实因为那里过去高档物云集,有钱女子耀眼,白领汇聚,年轻美丽一下子来来回回,就显出风景的独特了。白天这里嘈杂,美丽失踪,大失所望。其实就在重庆大学中还看到可人的背影,学生留言说参考一下重庆美女的愿望只能暂付阙如了,这一背影权且作为补充:
其实,解放碑的雕塑实在是用来显示重庆美的凝聚了:
但解放碑几年不变的是小吃店前的拥挤,显然证明重庆还是一个生活享受的城市:
我的眼光不在解放碑大张旗鼓的品牌宣传台,来客兴趣盎然的观赏显得好玩,解放碑比夜晚更显得世俗和大众生活化:
而走过解放碑才更加感受到重庆的市民生活性质:兜售票的大嫂们居然一字排开派发名片,那气势是几妇当关,万夫莫过了:
我的脚步驱使到大书店,一下子就被那里的气息所打动,
更为有趣的是在重点架子上看到我的《那城》和有我文章纪念高考30年的《我的1977》,亲切从书面上扑来,感动从心底涌出:
逛街却成了欣赏,是因为这里天然有吸引的东西,我买了一本普鲁斯特的美文,爱不释手。欣赏了汇集王蒙重要作品的书《蝴蝶---》
其中第一篇是他年轻时写的青春诗歌,在电影《清晨万岁》中激情洋溢的朗诵出来,被现代人觉得好笑,对于我却感觉到真挚的热情: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美好太多了,世俗就要报复,后来的事情差点让我遭遇不幸:
回程看到直接从解放碑的公交车,一脚就迈上去,舒舒服服的看移动电视,一个关于寇世勋和子女的故事(梨花风暴?),迷迷糊糊睡过去。
初始还听得见声音,后来就进入梦乡。老天有眼,朦胧中感觉到什么,一个机灵,睁开眼睛的瞬间,身边一个魁梧男子的手似乎从我的大衣胸内抽身出来,意识到遇到扒手,手本能一护,坚硬鼓囔的钱包还在,于是他对视我一眼,头转过去。我也迅速思考,决定不动声色。前面还没到站,他起身,我后面起身一个更加魁梧的壮汉,一前一后,迅速下车。我不知道如果当时我另外的反应会发生什么?
重庆啊重庆,你就是这样静静的吗,全世界都在变化,哪里没有风云变化?
自己笑起来,幸运,要不重庆之行就要有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