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回望

(2007-12-11 07:02:2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随笔/感悟

分类: 文化问题
    也就不到一天,北京的雪色已经了无踪迹,雪后清晨,霞光初露。又是一个艳阳天,昨天的阴沉肯定过去。忽然想起上周江南行没有记录。
    上周末,在上海和南京,感受江南的秀美,情感的琢磨,已经在前面的博文中显露。其实,跨地域的心理感受最为重要,人需要不断行走,不断观察,让有限的人生增添充实的内容。
    南京,参加全国艺术学高层论坛:
江南行回望
 
    会议参加者为全国八大艺术综合院校的党委书记和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以及我们5位特邀的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
江南行回望
 
会议在南京江陵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依江而立,幽静自得的地方:
江南行回望
 
南京是我常来往的地方,兼具北方的风尚,又明明是接近江南的风习,在江南人的眼里她是江北,在北方人的心中她是江南,城市格局是接近北京的方正架势,所以亲切,而实际上,气候和视野又是江南的秀气,所以异样北方而新鲜。那天在火车站上车时随手拍摄的夕阳景象,就是玄武湖给予我的感受:阔达和细腻的南京,忙碌和休闲的南京:
江南行回望
 
上海的夜晚灯红酒绿,一进去就不可自拔,因为这里的氛围让人陷入张爱玲的世界,婉转柔绵,轻声细语,丝丝节节的地方都是文章,不注意就会陷入乡下人的困窘中。第一天到我就寻找到以前来过的百乐门,往事一下子就涌出,所以要留下它的夜影:
江南行回望
 
上海已经细腻的可以,却早晨起来发现细雨蒙蒙,于是丈八男儿需要撑着油纸伞踟蹰在江南风习中,我和一同的王教授就是这番样子:
江南行回望
 
还是与南方的学生在一起,才具有江南的味道,桥上江南和空气中的湿润交相呼应:
江南行回望
 
江南行最有收获的是心境,快乐而疏散。其中之一,是南京艺术学院黄惇教授送我一幅书法,我要求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博士生导师、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题写“情随境迁”,因为这是我的心态和期望:
江南行回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京城初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