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感悟随笔 |
分类: 学生交流 |
不知何由,一直喜欢哼唱“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我哼唱的总不准确,根据网友意见改正),那其中有一种令人陶醉的味道。
那天在周庄,一个老婆婆总是围绕着我们售卖,一股浓烈的香气也因此围绕周身。可能她内心里感受到我们这些人会喜欢栀子花,所以不断追逐,而我的确喜欢这花进而喜欢这名字---文学艺术中关于栀子花的美好都一一闪现在眼前,自然把她全部的栀子花都买下而送给了学生。老婆婆满足,我更是兴奋。在回来的路上,车厢中弥漫着浓烈的芬芳,我一次次使劲嗅着她的味道,满足在幻想中。
周庄因此再次有了留下印记的机缘,关于栀子花和美好。
再来周庄是因为带学生到南京学术交流,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一个过去不知晓来了才发现满有特点(5个硕士点!)的艺术教学单位:
上次是带一年级到南京大学参加学术研讨,浩浩荡荡,这次是带二年级来南京交流,依然是浩浩荡荡的队伍,依然是北师大的风姿。学生交流是扩大眼界、扩大学校影响、扩大经历的必要手段,何乐不为?那天晚上,南航艺术学院院长(书法家)请大家吃饭,我们学生的整体实力得到显现也得到夸奖,我暗自得意:
白天,我们到周庄,和二年级10位硕士1位博士到流水曲殇的古镇,漾入眼帘的都是水乡的风采和绿意。在我习惯拍照的地方,照样哄骗着请店小姐拍下悠然的合影,快然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肯定是难以忘怀的:
桥上的站姿依旧,但和一年级相比,更多了成熟的味道,犹如栀子花盛开一般,清淡的外表香浓的气息。当时和现在看,都是这样微妙的感觉:
还是要到陈逸飞使周庄名扬天下的“双桥”留影,画面中沉静的味道更加显著,其实他们也疯狂,就是不知为何在照相时端庄更为显露:
周庄其实对我已经没有太多新鲜感觉,商业气息也并不如人意,但物-依旧,人-不同的意味还是能勾起种种感觉。离开此地照样要在入口处留影,每人手里的冰糕说明今天的温度灼人,但栀子花更还在大家手中依依不舍,显示着心境:
还是在夫子庙前,我们的影像葱茏自然,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我们夜里要到黄山,依依不舍这南京的象征地:
栀子花开的季节啊!“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前一篇:风雨黄山
后一篇:天天感受--国债资助高校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