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教育 |
在昨天晚上的选修课上,我把3个学生礼貌、友好地请出了教室。这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在自己的课堂上遇到这样的学生,也是第一次把学生请了出去,尽管是礼貌而友好的。整个晚上直到现在,我的心里都很不好受,有对自己的自责,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和沉重的责任感。这3位学生从上课开始始终在偶有间断地接听手机和相互大声说话,在我友好地提醒了两次后仍然是这样。其他学生都向他们投去了厌恶和无奈的目光,也向我投来了同情和征询的目光。我平静地对他们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完,就出去说吧,不要影响讲课和听课。我以为他们会安静下来,但一个学生竟然真地站了起来走出去了,另两名学生在稍稍迟疑后也跟着走了出去。这时候课堂上很静,我反倒突然感到自己的不妥和尴尬。尽管整堂课充满了笑声和掌声,我心底还是多了一丝自责和沉重。在下课前,我当着近300名学生表达了自责和歉意。下课后,几个学生过来对我说,老师,你没有错,他们真是太过分了,也真的影响我们听课了。
但我想的是更深层的问题。我的一个学生在一家大型药业公司做人力资源总监。他对我说,有的学生在招聘现场站没站样、坐没坐样,还有的学生一副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子,甚至有的学生连话都说不明白,这样的学生往往在第一关就被pass(淘汰)了。一位机关的处长给我讲了一个例子。一个有点小背景的大学生进入了机关工作,在一次开会时竟然在一位领导讲话时与别人说话和接听手机。会后的一次机会,领导对他的处长看似无意地表达了不满,结果是这个大学生调离了机关,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
在这里,我再次郑重地向这3位同学道歉,也把下面这些良言送给你们,送给所有我的学生:1.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何况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请你记住:上帝能够原谅的事,社会不一定会原谅;老师能够原谅的事,老板不一定会原谅。你将生活在现实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大学和天堂。----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4.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它会赢得认同、欣赏和合作。请你记住:不尊重朋友,你将失去快乐;不尊重同事,你将失去合作;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不尊重长者,你将失去品格;不尊重自己,你将失去自我。
无独有偶,外校的一名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尽管考前其还信誓旦旦地签过“诚信考试协议”,但此刻,他却“很正经”地对抓他的老师说:“你毁了我一辈子。”
文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打分张天华所在的公司去年招聘时,考官在里面房间挨个面试,候选者在外面等候,一个学生始终在吸烟。当考官叫到他名字时,这名学生叼着烟卷就过去了,走到房门口,才把烟掐掉,随手把烟头扔在地上。“我们当然没有录用:一是他需要靠吸烟来稳定情绪,表现出其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二是他不尊重考官,不顾及其他考生利益,不爱护公共卫生。”张天华说,“对素质的考查,就在不经意的细节间”。一次招聘会上,午饭后,一个学生满脸通红、一身酒气地走进了会场,转悠半天,到吉林大学苑锐老师跟前问询,张口竟是一声“大哥”,旁边的用人单位代表不禁为之侧目。学生走后,用人代表直摇头:“这个学生,怎么像个混社会的。再说,应聘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人生的拐点,是相当重要、严肃的一件事,他竟然喝了酒来,丝毫不知节制,连‘要事为先’的基本处事原则都不懂,将来到工作岗位也难以胜任。”事后一了解,这名学生的应聘果然以失败告终。 曾有一位老师推荐了几名学生到沈健的同学那儿去找工作,他的同学是个副部长,很热情地接待了几个年轻人。落座后,副部长亲自给同学们倒茶,没想到有人不客气地问:“屋里太热,有没有冷饮?”随后,副部长给同学们分发本单位的介绍材料,所有学生都坐在那里单手接过来,只有一个站起身,用双手接过这份材料。最终这名同学被留下试用,其他同学还不服气地问“凭什么留他?他学习又不是最好的!”副部长语重心长地对这些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学校可能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社会的墙壁是坚硬的。今天你怎么对待自己,生活明天就将怎样对待你。”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看到《自责》帖的第一反应都是连呼“这样的好老师太少了”! 为什么学生们会有如此一致的强烈感叹?针对这一情形,吉林省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沈健表示,“不能否认,当前有不少老师心态浮躁,‘教我的课,挣我的钱’,责任心不足,以致‘一下课,夹包就走’成了高校里的经典场景,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沟通,能在授课之余沉静地坐下来,与学生真诚交流如何做人的老师,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