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研究 |
我们参加电影节是其实是受命组委会,而评奖是职业工作,所以,该有的规矩遵守就是了,都不再述说,
但离开后应该留在记忆中的还有可爱的年轻操作者,这应该记载备忘.
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有15-16个固定工作人员.主要操作者是女性,位崇华主任,勤恳认真.
但自从我们到后,就是有更多的自愿者热情围绕身边,直到离开.其中对我而言最为亲近的是四位:
负责每天提醒我的是聂鑫---来自延边大学的大学生,一个小男孩,还没有多少经验,但认真负责.看着他每天在身前忙活,有些怜惜.自己年轻时也大体如此,时光不可回转啊。
从一开始电话\邮件联系的就是小高,亲切自然态度和蔼,没有来吉林已经对电影节有了好感,在飞机落地后一照面,笑盈盈的迎面而来,眼睛一亮.鲜花在手时更感到电影节的水平和意识.可惜以后贵宾加多,她就和我们少见面,看来她是专门接待的门面,负责外场,偶尔见到也就匆匆而过了.看到她的风采如同看到我们大学生电影节能干的姑娘.
小李倒是后来直接和我们相处,我们得知他是电影部的负责人,专门负责11个评委,每天和评委在一起,细致的安排,有条不紊的程序,含而不露的语气,都证明心中有底.相信今后他会有更长足的发展.我们大学生电影节还是少有独当一面的男性,看到他就想到来自云南的可爱"大叔".
小胡(我原错为吴)负责两个军人评委,但每天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大家也就熟悉了,典型的东北人,开朗自然.组委会有点偏心,让她接待新老明星.
只要做过大节的活动,就知道这些操作者的艰辛,我们理所应当记住他们,也许还会有见面的机会?
注:忽然想到没有征求他们意见上网照片,是不是不好?但本心是夸奖他们的.
前一篇:长春电影节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