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失的北京

(2006-08-20 11:39:57)
分类: 文化问题
   刚从烟台飞来,在首都机场转机,轰鸣的广播声震耳欲聋.有4个小时时间等待下趟飞机去长春,身边来来往往,皆是过客,惟有我安闲若定.
   现代化的机场,现代化的人,从偏远地区来的游客显得分外兴奋而喧闹,不协调的举止,我却理解他们,时间会平息乡野的粗犷或粗俗,自己的文明协调迟早会到来.
   但北京呢?北京的现代化怎样协调?
   刚才在天空中,特意选了安全门,求其宽敞,看机翼下的山东海岸\齐鲁山脉划过,滚涌的云山到来,接着拨开绒毛,到北京的大地依然空气污染.
迷失的北京
  耳机中是飞机播放的忧伤流行曲,缠缠绵绵,有一丝丝伤感的味道.手边是<经济观察报>,一篇"胶片上的北京味"读着增添了怀旧的情调.
   "北京,一座一边消失一边生长的城市",这是文章的第一句话.
   是的,此前在QQ上,有朋友留下对前门地区拆迁北京还有什么的痛楚之言."北京"在消失,北京在成长,前一个历史意义的\情感牵挂的\风土人情积聚的故都在逐渐淡去,而现代的政治首都在坚实挺立.
   一位著名美术家曾经说过:长安街没有建筑,只有房子,建筑是艺术,房子是功利的样子.
长安街如何其实不必担心,那是首都的政治性要求衡量的对象,但什刹海\鼓楼\前门等等悠远记忆风味的消失,才是令人痛心的,也许不至于"疾首",却令人忧伤,没有了文化的韵味,还有什么轻灵的怀想天地呢?
   其实,北京依然是让我们最牵挂的地方,我真没有对福州的牵心挂肚,尽管它是故乡,除了亲人牵挂外,没有多少可以怀想的东西----当然有记忆中的一点思念.但北京不一样,离开她就会有念想,多种情感的浸染,使得无论到哪里,都丝丝缕缕的抓着心.北京的风味是骨子里的亲情,是晕染的气息.你说,她的功利企图的现代化怎么不叫人揪心?
    "北京变得像个迷路的孩子,无所适从"
    其实,在现代北京面前,我们像个迷路得的孩子,无所适从;不断兴旺于拆建故都的操持者更像个迷路的孩子,无所适从.----不,得利的集团公司与贪婪的操持者才不无所适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