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收购废品的父子。
这是我回家的第四天,也是我晚上陪床的第四晚,这一次返家,是生平头一回一直没有在家睡过觉的一次,床居然远离我,也是难以想象的事。因为愧疚不在父母身边,没有尽到职责,而让我的姐妹承担太多的艰辛,所以我必须每天晚上陪床,如果还呆下去就继续承担,以减轻自责的分量。也因为晚上不能睡觉,才有时间想更多的事,也有可能在半夜三更写我的博克。
前面写了两个突出的福州感觉,但我心里最为感动的还是这一对父子。
在我白天经过家门口去医院的路上,总有一对父子在道边,父亲30多岁,守着收购废品的板车,车上永远只有不多的废纸,我都怀疑他能有多少收入。但他宽宽的脸庞总是带着憨厚而纯洁的笑意,自然无伪。靠在板车边,总是拿着什么废书报在看。
孩子可能7-8岁,一样的憨厚而有点虎头虎脑,少见的安静,少见的依偎父亲,少见的和父亲不断对视的微笑,每一次我都惊讶这里怎么会有难以言说的亲情,所以总是放慢脚步细细观看。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有点湿润,那幅情景怎么就这么温馨动人?
我看到父亲收购到一个复读机,显然孩子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但肯定父亲给他某个解释,于是,我看到孩子高兴的对着机器高兴地喊着什么,也许在想象着复验录音场景?也许在充当着报话机?我走过去好远,扭头看见的还是孩子正对着机器凑近说着什么。说实在的,我当时的鼻子是酸酸的。因为收购的机器肯定是坏的。
今天下午,我走过那里,大人不在,只有静静的废品板,而在街边孩子静静看着书,每每看到收破烂的、修鞋的,卖菜的,在安详做着生意,安静翻阅着书时,都会给我一种崇高感,那是一个清贫而真实的世界,是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有单纯的学生发过帖子批评我没有学术水平,或者说我有过分的怨恨情绪。其实,我尊崇平民是因为他们真实,我瞧不起什么是因为什么虚伪而已。我根本不对批评抱怨指责,因为说的其实很对,但他们处在可以单纯苛责的单一层面,我的追求更为本真,更喜欢对“人”的终极追求而已。所以,此时,看到孩子认真的静态,我依然受到感动。
我也不知道对于这样一对父子这么牵挂何由,但后来自己也想明白了,这里的真情天伦难比,而世俗社会包括我在内的现实缺失,是感佩的期望所在,这里的情感凝聚让我动心。
明天,不知道他们还在否,我想接触他们,也许要为他们做点事,不,我要从他们单纯的微笑中汲取一点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