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八件”为什么是过年必备的?

标签:
北京稻香村春节美食年味京八件 |
分类: 传统佳节美味 |
京八件的来历
“京八件”起源于明朝中晚期,原本不是糕点的名称,是盛于八只盘中八种糕点的泛称,但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八种糕点,这是特指皇室王族在重大节日典礼中要摆上供桌的点心,也是他们之间互相馈赠的必不可少的礼品,不但用料考究,还蕴涵着儒雅的文化色彩和皇室的高贵气派。后来“京八件”从宫廷御膳房传到民间,因其用料考究、味道香醇、造型美观,还蕴涵着儒雅的文化色彩和皇室的高贵气派,因此受到各界人士的钟爱,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京城百姓礼尚往来的首选礼品。附在匣子上的红色“门票”上注明商号名称和糕点式样,既喜庆又实用。
京八件都有哪八件
京八件可以算得上是极富北京特色的年节食品,至于为何是八位数,当然也是取个吉利数字,新年彩头。而京八件的彩头可不仅仅在数字上,各种与年节相关的吉言美语,也一映而上,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北京稻香村的“京八件”有传统大八件,酥皮京八件,以及2015年新推出的奶皮京八件。
传统大八件
北京稻香村传统“大八件”是按照过去的传统规格,红花绿叶,再衬上一张粉纸,还有一张印着字号的门票,尤其用纸绳捆扎,相信它会唤起很多人甜蜜、幸福的记忆。
大八件内装有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太师饼、椒盐饼、枣花酥、白萨其马。
福字饼
禄字饼
寿字饼
喜字饼
太师饼
椒盐饼
枣花酥
白萨其马
奶皮京八件
奶皮京八件,是北京稻香村继传统大八件、酥皮京八件之后,又恢复了传统京八件系列中的一个品种。奶皮京八件,遵循传统京八件工艺,在饼皮中加入了牛奶制品,使其口感醇香酥软,同时在饼面上雕刻了增添新年气氛的传统图案,如拜大年、放鞭炮、逛庙会、贴春联等风俗小画,馅料均选用健康养生食材,非常适合春节期间享用。
八种馅料,更丰富了产品的口感,传统中融入了时代流行元素,如芝士、玫瑰、蓝莓、草莓的应用;也融入了健康元素,如加了核桃的枣泥、富含花青素的紫薯、高纤维的椰蓉及五谷杂粮。
酥皮京八件
酥皮京八件的点心,是一层面一层酥,吃在嘴里更加酥松,而八种不同的寓意也给过年增添了喜气。
福字饼
禄字饼
寿字饼
禧字饼
佛手酥
如意酥
枣花酥
祥云酥
也许年味是最无需解释的一种文化,入在口里,融在胃里,印在心里,化入肌骨血脉。纵使日后背井离乡,漂了洋、过了海,心心念念还眷着春节对联上的一抹中国红。只要得了一丝烟火气,温馨喜庆的故乡新年便又在记忆里燃起来,福字饼,枣花酥,那味儿纵使远隔千里,也如在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