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虾米?蜜贡不是糕点吗?也能搭成塔?
啊?搭成蜜贡塔的老师傅既要懂食品业又要懂建筑业?
老北京过年时,令孩童们垂涎欲滴的竟然是蜜贡?
什么是蜜贡?
蜜贡是老北京过大年时的供品,由于蘸了蜜糖,故称“蜜贡”。蜜贡是用面粉、油、小苏打和面,切条成型后,经油炸后,挂上由饴糖、冰糖、白砂糖加入桂花熬制的白浆而成,中有红线,口感酥脆。
蜜贡塔是怎么回事?
读过老舍先生《正红旗下》的,大抵都还记得那位有着"比金刚石还要坚硬的成见"的大姐婆婆。老太太每逢对丈夫和儿子发威之时,毫不留情,不惮于将神佛都骂进去,"你们这群!"她会指着家里供的神像骂道:"吃着我的蜜供(贡),鲜苹果,可不管我的事!什么东西!"
老太太底气十足,大抵因为她的佛龛前整整供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贡),"大年节下,着实气派。蜜贡这种极富老北京特色的春节供品,盛于明清,延及近代,在老舍、梁实秋等一批京派作家的笔下都能寻得踪迹。虽然在解放后逐渐衰落,但在老辈人、老师傅,或是从前专做蜜贡的手艺人嘴里念叨起来,还是余香无穷。
那时候,一进腊月,各糕点铺便早早儿的写上“本店专门定做蜜供”的招牌,挂在门口,买蜜贡的老百姓就络绎不绝,这做蜜贡塔不论斤售卖,是论“堂”售卖,根据蜜贡塔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一般每“堂”是五个,小的每堂三个。要用蜜贡条垒出塔形,外实中空。想要它受力均匀,美观而不倒,非得借助瓦工的经验不可。搭蜜贡塔的老师傅既要了解蜜贡的特性,又要熟悉建筑行业中的塔的结构。大户人家买蜜贡塔是由专人送到府上,伙计挑着四尺来高的两个大圆笼,上面盖着两块黄布,圆笼周围写有商家店铺的名字,负责送到买家的佛堂里。
当金黄色的蜜贡塔摆在供桌上的时候,孩子们过年的一大乐事就是爬上供桌去掐蜜贡塔尖儿,谁吃到,谁就最有福气。
关于蜜贡塔的传说
据说老北京哈德门(今崇文门)外曾有个药王庙,这庙里的道士除了道法外,做蜜贡也是十分拿手。道光皇帝知道后,特意微服私访来到药王庙上香,看着作坊里摆满蜜贡塔,品尝着道士奉上的蜜贡条,道光帝满心欢喜,赞不绝口,回宫后立即传旨:“药王庙为御膳房的蜜贡局。”
北京稻香村的蜜贡
看这样子,感觉蜜贡和萨其马有点像,其实口感是不一样的。萨其马的口感是绵软,而蜜贡更为酥脆。每条蜜贡上,还有一条细红丝,这样的才能算是蜜贡。
虽然那些家家蜜贡的热闹年节已经远去,幸而,有关蜜贡的故事,还将被更多的人口耳相传。毕竟,蜜贡曾寄托过前人那么多,那么深的祈福心意,而对福的追求,是无论何时都没有终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