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隔靴搔痒

标签:
杂谈 |
在经过多次大片滑铁卢的陈凯歌,似乎需要一部电影来找到其“知识分子”身份的存在感,《搜索》这样一部电影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我承认,在看完电影后,我被深深的触动了,并且第一时间上微博去找那个叫做“蓝秋绽放”的微博,并写下了对这个虚拟人物的深深惋惜。制片方为影片的角色建立一个微博,这个点子很好,能够让我这样一时走不出戏的观众能够在影院外继续延续银幕上的世界,甚至可以说,这个微博,让这部叫做《搜索》的电影更多了一层现实意义,同时,观众延续的情绪对影片的宣传百利而无一害。
事后,我发现我更多惋惜的是这个叫做叶蓝秋的美丽女子的死亡,造成这个悲剧的源头在我心中却逐渐成了次要。这部在后半段极力渲染爱情的电影,偏偏就因为其美丽的女主角和伤感的爱情,使得前半部分对“网络道德绑架”的思考,有了一种截然而止的感觉。简单来说,陈凯歌来营造一个楚楚可怜的女主角方面,动了太多的心思,却对其事情本身,停留在表面而缺乏足够的深入。
不可否认的是,《搜索》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尽管网络上有评论批评这是一部电视剧电影,但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踏踏实实讲故事,并且想将故事讲好并顺带加入一点思考的电影。从这点上来看,同其他华语电影相比,《搜索》已经难能可贵了。而且影片中矛盾冲突明显,一个简单的让位事件,引发了情侣分手、夫妻分离、职场竞争等社会话题,颇有点蝴蝶效应的感觉,而且众主演有演技,剧情不拖沓——简单来说,《搜索》具备了一切一部好看的电影的所有元素。
可遗憾的是,陈凯歌想表达的太多。以“道德绑架”作为出发点非常不错,影片开题也用了近似于手术刀的锋利找到了这个命题的要害之处。所以,《搜索》的开头是让人过瘾的。但可惜,当手术刀终于划开皮肤之后,留在身体上的,却只有一道浅浅的伤疤。在影片开头风风火火地展现了“网络道德绑架”所能使用的诸多手段,宛如一部战争片之后,却突然嘎然而至,开始讲述上文所描述的几个社会问题。从此刻开始,陈凯歌就开始有种什么都想抓,却都抓不稳的感觉,到了影片后半段,便开始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来重新唤起观众对女主角的同情,以让这部有点跑题的电影,用一个急转弯回到其最初的命题上。我以为,这是一种有点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一种有点烂俗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这个充满韩味的结尾,让这部本该让人们有更多自省的电影,最后停留在了对叶蓝秋死亡的肤浅叹息之上。而电影,此时也给我一种底气不足的感觉,宛如只有用这个美丽女子的死亡,才会唤起我们对“网络道德绑架”的反思之心。
所以,《搜索》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隔靴搔痒”,三个字,就是“不过瘾”。
最末,我尝试提出两个问题。
一、如果女主角是个相貌平庸甚至丑陋的女子,是否还会引发如此多的感叹?看过一句话,你可怜到已经没法让人可怜你了。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更愿意对美丽的事物和人展示我们的爱心。
二、如果叶蓝秋没死,我们还会去反思吗?
前一篇:《神探亨特张》:竟然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