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孙皓晖老师无奈之言
(2008-09-05 10:35:20)
标签:
大秦帝国 |
分类: 胡扯 |
转自孙皓晖老师博客:
沙发朋友问,诸多朋友也问,电视剧《大秦帝国·一》何时能播出?
还真不好说。中国的事,沟沟坎坎多。拍完了,本来已经过滤去了许多东西,使人深感无可奈何。目下正在相关机构审查,正面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一大堆令人啼笑皆非的意见。因为直接涉及发行许可证,定然又要过滤去许多。尽管可以做出种种说明,结局如何,却很不知道。
说起来,我们的出版领域要相对开明得多。多年来,种种新思想都是首先通过出版形式问世的。相信这种偏狭的历史观,绝非既定方针与政策,而是许多人“自觉”的个人理念。然则,许多问题难以容得正当的辩解与声明,某些人总将自家认定当作真理,奈何?无论你举出多少证据说明你的根基,只要你遇到了某些人需要本能维护的东西,这些历史证据都可以被束之高阁。无论你说战国与西汉以及近代多少大家都高度肯定商鞅,他只拿司马迁一句“商鞅天资刻薄”对你,且认为这便是商鞅,奈何?
历史的淘洗很艰难,很艰难。
一步一步地走,只有一步一步地走。
==================================================
《大秦帝国》要拍成连续剧,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紧接的反应就是,是否会被大肆删改?要知道,我们的宣传机构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将“秦”作为一种反面典型来塑造的,为了给陈胜吴广等“农民主义”给予无上崇高的地位,必然要直接肯定“暴秦”的存在。于是久而久之,“秦”在无形中便等同于“暴秦”,而对秦国在全国统一以及对全国度量衡货币上所做的努力有意无意的做了选择性失明,倒是“焚书坑儒”这样的事被人反复提及。而《大秦帝国》在原著中对儒家的百般讽刺,必然也无法过得了审查一关。《复活的军团》这部纪录片的播放,虽又让我对《大秦帝国》的尽快上视充满了希望。然而现在看来,电视剧毕竟不是纪录片,《大秦帝国》中对秦国的种种美化,必然会触及一些老古板的神经。正如孙老师所说的那样,“出版领域要相对开明得多”,如过出版领域也如电审的那群家伙僵固不化,那么便真正是中国文艺死亡之日,我为我能读到《大秦帝国》这样一部小说而庆幸。
战国时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或许,正是这种开放的思潮交流,才会让那些即入棺材之人坐立不安。
洛杉矶中文电视台播完全部56集已有时日,台湾地区也已经发行了51集的DVD,一部内地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海外观众竟然可以较内地观众先睹为快,实乃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