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影影评铁三角杜琪峰 |
分类: 影评(正式) |
徐克、林岭东、杜琪峰——我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否有点玩票性质,这之前我也着实怀疑这样三个几乎完全不同风格的导演凑到一块,会给我们带来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徐克在自己的30分钟内让我们看到了那熟悉的邪气,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宝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徐克的天马行空。留给徐克的时间不多,一场神秘的“盗墓”之后,三个人的形象也逐渐分明——任达华怕事、古天乐浮躁、孙红雷沉稳。此时,故事是个盗墓故事,徐克所做的就是让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法带出一个生动的盗墓故事,这几乎是一个最为传统的盗墓故事,故事的结局就是带出了影片的重要道具,而接下来,便是林岭东的事。
故事到了林岭东手上,几乎没有任何提示,我们便很快的被带入一个如《目露凶光》般诡异的故事,而其中,没有任何因为导演的变化而带来衔接上的不适。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不到任何信任,对于故事出中出现的每个人我们都都觉得会突然间做出让人心惊胆寒的事。此时,任达华变得阴冷,当他在废工厂拿着刀和林熙蕾跳舞的时候,我总觉得下一个便是她倒在血泊中挣扎的镜头。而孙红雷在店里发出的那声刺耳的笑声,也让人觉得他身边的古天乐会突然倒在地上。在徐克篇中三个最为浮躁的古天乐到了这一段中成了最为真诚的一个角色,也最令人同情的一个角色。做为三个导演中最为“嗜血”的导演,林岭东在他的“电影”中几乎承担了整部影片的鲜血桥段,而影片中最为让人难受的暴力镜头也出现在了他的“电影”中,而同时,也带来了一段整片最为凌厉的飚车桥段。如果是徐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神秘的开头的话,那么林岭东则让我们感受到了随时爆发的危机,他的30分钟,是让人最为坐立不安的30分钟。
最后,便是杜琪峰。
杜琪峰的风格延续了他在《放逐》中的作风:一个封闭的空间,几个相干又不相干的角色全部出现,而影片的三个主角,加上林熙蕾,一下没了前60分钟的猜疑,全都站在了一条阵线上,这个“团队”开始散发着“杜氏团队精神”——那种最为干净最为直接的合作精神。同时,杜琪峰对空间的嗜好让他的30分钟成为了影院中笑声最多的30分钟,当几拨人同时提着同样的塑料带出现的时候,影片中最啼笑皆非的一幕也因此出现了。本来拔剑努张的气氛一下便被渲染的诙谐无比,小店内的众人似乎忘记了前一分钟还在彼此拼命,都突然如孩童般玩起了玩猫猫的游戏,将紧张的气氛用一个特别的道具或者一个特别的镜头消化于无形,这便是杜琪峰所擅长。而接下来杜琪峰依然将他玩熟的东西一遍又一遍的展示,草地的枪战则让人看到了《放逐》中餐厅大战的影子,大家谁都不知道谁的位置,只能凭着感觉,一站一蹲,有一枪没一枪的,运气好的,打中了,运气不好的,被打中了,没有想象中的激烈,却让人感到十足的张力。一个静止的镜头中一片草地,草地的四周不时得响起枪声,冒出白烟,发出惨叫——杜琪峰几乎包办了这个影片所有的子弹,也几乎让所有该死的都死在了他的镜头之下,可却看不到一滴鲜血。最后,居然是一支突然出现的手和一双突然出现的左轮,结束了所有的冲突。这最后的30分钟,宛如是杜琪峰在向自己的那些电影致敬,就连影片最后林熙蕾说的“我要回家”也和《放逐》中的张家辉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张家辉最后倒下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几乎已经是杜氏御用的尤勇和已经是杜氏御用的林雪,让这最后的30分钟风味十足。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便是故事是否好看、衔接是否不适,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两点上,三个导演完成的已经很好,甚至影片中角色性格的转变也没有特别让人不适之处,唯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最初对林家栋如漆如胶的林熙蕾为何在最后对他的死无动于衷?
《铁三角》是一部让人看得很爽的电影,也是一部很香港的电影,不过该片在公映的时候我仍然怀疑做了一点改动,在影片的最后,四个人开得车慢慢消失在夜空中,而前一分钟还在车里说回家的四位,却在这个镜头中说要去自首,在这个镜头里,我们看不到任何人,只能看到那辆远去的车,这个“自首”是几乎以背景音出现在画面中,这不得不让我怀疑,这个“自首”是否和《放逐》的内地版一样,后期硬生生的加上去的?因为这个“自首”,实在和影片的氛围不搭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