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评(正式) |
(本文刊登于2006年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
最早知道这部影片是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由于本人对黑色特别敏感,因此便对当时杂志上的这个全黑版面吸引,也因此记住了这部法国动画片《复活》。
影片几乎所有的镜头都采用黑白色调,这种在动画片的尝试上无疑是大胆的。这样的风格难免会让人联想到《罪恶都市》,但从资料来看,导演不愿意将自己的影片成为《罪恶都市》这类型的影片,因而在影片中导演弱化了暴力和色情的元素。如果说《罪恶读书》中的黑白是为了强调那个充满犯罪和杀戮的城市中的黑暗的话,那《复活》中的黑白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科技给人类生存所带来的危机。因此从整体风格上,《复活》更像是《银翼杀手》这一类的影片,是一部颇有思想的非主流影片。
影片从一个人类最为惧怕的主题——死亡——进行阐述。当人可以长生不老之后,世界会变得如何?而我们又会变得如何?而我们这可能得以无限延伸的生命又是掌控在一个人的手中,那我们又是什么?
对科技的焦虑,往往是科幻类影片常用的命题。如《大都会》对机械的焦虑、《银翼杀手》对克隆人的焦虑、《终结者》对人工智能的焦虑……出色的的科幻影片总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命题在支撑着剧情的发展,这种出色的命题,往往可以使得这类影片不会落入声光色效的俗套而沦落成一部娱乐片。在我们越来越难以在所谓的科幻电影中找到深刻的思想的时候,《复活》的出现无疑可以成为一个亮点,虽然其影片对该命题的讨论还谈不上特别深刻,但至少,已经足以引起观影者的思索。而《复活》便从人的生命切入,在表达了对无限生命对带来的忧虑的同时,也再次向我们阐述了生命之所以完整的意义。
至此,《复活》便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如果仅仅如此,便远远不够。然而在电影工业愈发发达的情况下,影片的制作确实是一个不可不考虑的问题。若用真人表演,恐怕影片会血本无规,用常规的3D动画制作,却又容易被好莱坞的电影巨头们所吞噬。因此影片采用了3D制作,后期加以渲染成完全黑白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可以夺人眼球的说法,而剧组为了这简单的黑白两色,准备了整整七年。而影片的故事背景取之于巴黎,也可见其导演的目的是全球市场,巴黎在影片中的作用如同纽约、华盛顿在好莱坞影片中的作品。
以制作来引来观众的注意,以巴黎来增强亲和力,以命题来博取的喝彩——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我们都可能看不到这部足以让我们惊爆的3D之作。
法国电影,常常以一种非主流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却往往可以成为非主流中的主流,该片,也是如此。
前一篇:刚刚收到了《夜宴》的D9+D5
后一篇:操!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