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总动员》:一次美国文化的成功输出

(2006-08-31 10:20:25)
分类: 影评(正式)
《汽车总动员》:一次美国文化的成功输出
 
我们先来回忆下皮克斯的第一部3D动画《玩具总动员》。
 
可以说,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是美国文化的一次成功输出。影片中的两个
主角胡迪和巴斯光年。一个是牛仔,这自不必说,牛仔几乎已经成了美国文化
的一个代言,在诸多人心目中,牛仔就等于美国;一个是太空人,美国人始终
有这浓厚的太空情节,这和他们第一次登上月球且航天技术始终领先于世界有
关。胡迪和巴斯光年代表着美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用这两个最代表
美国的形象来做为动画片的主角,并最终被世界接受,可以算是美国文化的一
次成功输出。
 
之后,皮克斯的几部动画片,除了《超人特工队》还是戴着美国文化之外,其
他的几部如《怪物公司》、《虫虫危机》以及《海底总动员》,影片中的故事
背景并不一定立足于美国本土。
 
《汽车总动员》的上映,发现影片中有太多太多我们所熟悉的美国影片中常用
的元素。可以说,这是《玩具总动员》10周年后的一次回归。
 
汽车总动员的主角自然是汽车。
 
如果是皮克斯前几部影片还是立足于真人世界的话,那《汽车总动员》已经完
全抛弃了真人世界,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汽车,甚至连苍蝇都是汽车。他们
如我们人类一样,会恋爱,会老去,会死亡……皮克斯用最为代表美国其富裕
的汽车来代替人在荧幕上表演着一个让我们一看到影片开头,就大概能猜测到
结局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似乎很简单,一辆自大的赛车因为一次意外,迷路在一个小镇,最
后在这个小镇“人民”的帮助下,改正了缺点,并且得到小镇中一个高人的指
导,最后走向成功。
 
如同美国诸多的动画片一样,该片依然走的是积极、友情、爱情的路线,而剧
情也略显平淡,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皮克斯的动画似乎现在除了技术,已经难
以给人引人注目之处。
 
但如果我们忽视影片中的汽车,却发现影片所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却远非我们在
剧情上看到的那般简单。
 
麦昆出现在一个乡村小镇,其根本就揭开了影片一个最大的主旨,那就是城市
文明与偏远的乡村之间的矛盾。而城市文明的代表便是麦昆,他自大,目中无
人,却浑身上下充满了拼搏的精神,而代表的乡村文明的那些老车却是善良,
谦逊,却缺少一种进取精神,这其中以那部退休的赛车为代表。
 
这两种看起来格格不入的生活风格,却在麦昆的到来慢慢找到了融合点,乡村
的温情磨掉了城市的棱角,而城市的激情也促使乡村更为积极的去面对一些现
实,而不是如之前那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又一天,这也是《汽车总动员》所
表达的一个主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
 
汽车做为美国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无疑在美国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影片中所发生的各种的问题——如修建高速公路——影响了汽车,从本质
上也就是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皮克斯用汽车间的故事来诠释一副美国风情画
,确实颇有新意。
 
除此之外,影片中仍然有不少细节值得我们推敲,比如影片中出现的外国车,
难免会让我们想到美国本土上诸多的外籍移民,而影片中的吉普车,所代表的
又是美国的退伍军人。《汽车总动员》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出色的动画
制作,还在于其浓厚的美国文化,影片通过汽车,向世界展现了美国美丽的一
面,虽然依然戴着一种说教的味道,却说得让人心情愉快。反观在我们国内几
乎同一时间上映的《魔比斯环》,和人家相比,确实有太多太多要学习的地方
,这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影片中所包涵的文化,以及
包涵什么文化。如《汽车总动员》一样,影片中虽然没有一个美国人,却是一
部一眼就可以让人看出是美国影片的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