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到哪里找稳妥有利的来钱渠道
文/刀砍天下
★2014年下半年,河北邯郸的民间集资崩盘,大量的民间投资者血本无归,成安城南一位靠“土里刨食”攒下五万元的农民甚至因为无法收获兑现而气死。这些年,民间资本(尤其是小额度资金汇集的资本)投资始终没有良性的来钱渠道,而且稍不注意就落入非法集资的泥淖。因为融资管理方卷款跑路或关门歇业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普通百姓的现在与未来都处于经济动荡的状态,几乎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生活究竟受到了多大程度上的稳健保障,收入的增加被物价的飞涨所吞噬,存入银行的血汗被通胀所蚕食,储备黄金又变现困难,而那些投入社保体系的钱显然缺乏阳光灿烂的未来……在这些问题还未出现解决可能的情形下,延迟退休的阴霾又压了过来。
要想好好活着,就必须投资。这是目前市井中很多手里还有点闲钱者的生存诉求。这种诉求在本质上是捍卫自己的血汗价值,确保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大幅缩水,而不是什么贪欲的必然归宿。它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应该得到强有力的国家支持。但现在国家支持所能提供的,仅仅是接二连三地提醒不要往这儿投,不要往那儿投,顶多是抓几个人。
事实上,国家支持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领域里有所作为,比如通过深化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出让、拓宽相对安全的民间投资或融资市场;加强民间融资的法制监管和保护,至少让融资跑路的可能在法治质押中降到最低……所以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让民间资本到市场上去发掘来钱渠道,到不如说是应该从国家政策的战略延展中去获取。
我的观点绝不是说让国家为民间投资或融资承担风险。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是客观上存在的市场必然,是投资或融资个体选择的结果,国家没有义务为此提供损失补偿。我只是说,在民间资本面临存而缩水、投而无路的困境下,国家有责任在投、融资领域为民间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政策与法制层面的有效支持,让民间资本的来钱渠道变得相对稳妥而有利,让生活的未来获得更多优质的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