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功利化,究竟谁之过

(2010-09-21 00:22:28)
标签:

教育

功利

杂谈

分类: 江湖快刀

   在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痛批教育功利化,教师浮躁、走穴成风等教育界的负面现象,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据9月20日中新网)

 

    专家们的批判不无正确,我们的教育确实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成了人们肉体谋生的简易工具。但是如果只批判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妄图通过教育革命改变现状,我个人认为是不现实的,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前几天,因为中国渔民被日本扣押和某事件(事件真假不明,在此用“某”代替,反正事件本身于本文没有什么意义),我家妞妞学校里的学生们都在议论,对日本很愤怒。我家妞妞的班主任在课堂上讲解此事的时候顺便问了一句,如果中日因此发生了战争,大家是愿意拿起武器参加作战,还是愿意跑到国外去享受安逸的生活?两个问题是大家举手选择的,答案令人非常悲观,全班将近八十名学生一致选择了“愿意跑到国外去享受安逸的生活”。

 

    我们不必计较这个命题及答案是否荒唐。我所要表达的观点是,我们对学生们灌输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谓不猛烈,可是他们却为什么作出不愿意为国参战的选择呢?学校教育当然是有责任的,但不是主要责任,和“教育功利化”教育不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一样,这一切主要是整个社会文化造成的,社会上太过的不公不平不阳光,使他们不愿意为国效命。

 

    在中国——我不熟悉国外情况,由于教育不是社会的强势存在,或者说教育本该传播的东西并不处于强势地位,所以对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等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文化。学生们不追求“急功近利”,可是满大街都弥漫着急功近利的味道,你不急功近利,你的生存都成问题,如今的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得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你“不急”、“不近”,恐怕到了五十岁都没得房子,结不了婚,育不了下一代。

 

    如果我们把择校、考大学等现象抛开不谈,学生们现在还不能直接参与到社会的利益争夺中,但并不是说他们感受不到,感受不深,因为他们的父母正在拼命地把“急功近利”演绎到极致。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说,不要把钱看得太重,那是身外之物。事实上呢,正是那个身外之物整日里锁紧了我们的眉头,左右着我们的奔波。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说,要遵纪守法,道德至上。事实上呢,我们却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托关系办事、跑关系要官,甚至请他们的班主任吃喝。

 

   教育不委曲求全地功利化,那么它必然和社会文化脱节,教育出来的谦谦君子们绝不可能适应酱缸型的社会生活,他们只能在遭受一阵子巨大的痛苦之后,接受酱缸的污染。在这个方面,我们有数不尽的先例,严格地说,生动的例子如今正随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我并不想为教育功利化唱赞歌,我只是想说,教育功利化不是教育的是非曲直造成的,而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文化所铸就的错误,因此绝不可能在教育领域里得到解决,对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必须靠社会文化来完成。这一点,恰恰是杨玉良校长所无能为力的。

 

【媒体转载请联系:我的邮箱/ally2004@sina.com

教育功利化,究竟谁之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