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3日电称,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今日针对有媒体关于其下属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管层薪酬福利达千万元的报道做出回应,说中海油有限公司高管层薪酬福利严格遵守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定,个人实际所得与向资本市场披露的“名义收入”大相径庭。同时还说,之所以建立“名义收入”让高管薪酬显赫是为了消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顾虑。
我不懂财务和投资之类,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名义收入”在“消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顾虑”上有欺骗的嫌疑,这难道不是在搞业绩欺骗?是呀,很合逻辑呀,高管薪酬高的如此显赫,企业业绩能差吗?原来无奸不商的规则中央企业也得玩儿。阿Q摸小尼姑时曾说,和尚摸得,我怎么就摸不得。是啊,如果中央企业都玩欺骗,那么其它企业采用某些手段伪造业绩盛况的行为还有什么可指责的!这样一来,中国股民恐怕就惨了,他们的投资投向的很可能是一个洞口幻彩非凡的无底洞。
在庆幸我没有往咱们的股市里扔钱之余,我仍然对中海油的解释深表怀疑,这么大的一个猫腻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宣告出来,那让外国的投资者怎么看我们央企,怎么对未来的投资充满信心,又怎么解释“中海油有限公司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公司”?民众对傅成玉千万高薪的不满与这一后果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后者要远远重于前者,那么中海油如此不惜代价地维护千万高薪的“合理性”又是为了什么呢?莫非中海油已经有足够的成本为自己骗老外的行为埋单?
当前,正值世界经济危机,争取各方投资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都付诸努力的,中海油焉能在这个当口给投资商提供“断粮”的口实,简直是不合常理的。那么,中海油的回应更多地指向了欺骗中国民众、消弭社会不满的诉求。对于因此或可引起国外的投资顾虑,中海油方面想必是不怕的,他们应该已经具备的应对的手段和策略,他们甚至用不着准备这些,外国人对这种应付民众的“潜规则”想必已有深入研究,是不会产生投资恐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