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号称“经过百位专家一年来辛勤工作”才评定出的“中国美女分布状况列表”闪亮出炉,以美女们的长相、打扮、韵味作为3大指数依据,将全国盛产美女的城市排出了先后。在传说中盛产美女的106个“参评”城市里,重庆以24.25%的“美女率”荣登榜首,成都、长沙分居第二和第三。(据2月18日中新网)
据称,这些在“美女率”上获得了一点数字的城市共同的特点是当地女子异常美丽。我们且不说美女评价指数是不是合理,更不说这些美女的“美丽”能“异常”到哪儿去,反正我至今没见过什么异常美丽的美女——虽然我一直觉得央视“购物街”里的李雨霏长的很感人,单说这个“美女率”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
毫无疑问,“美女率”的出炉不会有文化艺术方面的诉求,至少不是第一诉求。在美女经济(眼球经济的一部分)的盈利能力仍然非常强劲的情况下,“美女率”无非是为了体现女人容貌的集团性“赚钱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地方色相的贩卖水平。大家都知道重庆美女数量多重庆美女质量好,于是大家消费重庆美女的热情自然高涨。
而在美女消费市场,较高层次的消费领域根本容纳不了多少人,模特、艺人、节目主持人对美女的需求寥寥,“美女率”对其消费没有什么指导价值,所以“美女率”更多的可能是被低俗娱乐市场所关注所消费。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便是在较高层次的消费领域,更多的美女也更多地被“低俗”潜规则了。
你可以骂我是以色狼之心度“美女率”之腹,但这丝毫不能更改“美女率”是对女人的商品化炒作这一本质属性,它出卖了美女,更出卖了美,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美一旦被功利性的推崇,便会背离其原旨”。那些制造和玩味“美女率”的家伙终不过是一群热衷低俗交易的“文化”老鸨和“文化”嫖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