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肇星祖国文化刀砍杂谈 |
分类: 挑灯看剑 |
★前日,在“2007年党史教育学习班”上,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对学员们说,要对祖国的文化怀有敬畏。当记者问及是否考虑出外交回忆录时,李肇星先生笑着说,我不会考虑写回忆录的。(据7月26日中新网)
看了这则简短的新闻,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按照李先生的学识和阅历,写一部畅销的回忆录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却选择了“不会考虑”,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对祖国文化怀有高度的敬畏,将汉语言视为神圣不可亵渎的东西——这或许得益于他的外交生涯,谦虚地认为自己(笔下)的那点职业经历没资格登汉语言的大雅之堂。
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朱大可先生说当代文坛是个垃圾场,更早的时候,德国汉语言学家顾彬也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不管这些说法是不是过于极端,但当代文苑堆满了垃圾却是不争的事实,仅靠几部优秀作品是改写不了这一尴尬现状的。
文学垃圾——确切地说应该是文艺垃圾——的大量存在,在浅层次上,是因为文学垃圾制造者们对功利的崇拜,而在深层次上,则是他们对祖国文化未怀敬畏之感,还没弄清楚什么是主谓宾就敢夹着汉语涮小说、捏着汉字串诗歌。倘若他们能对祖国文化稍怀敬畏的话,也不会把小说、散文、诗歌乃至剧本和歌词之类写得那么臭,更不敢动用大量的广告资源堂而皇之地标价出售,趁机把自己鼓吹成什么作家或诗人。
我在本文的题目中说,李肇星是个好孩子,没有丝毫调戏和贬低这位共和国前外交部长的意思。在我们祖国文化外受侵略内受糟践的当今,能像李先生这样对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文化心怀敬畏者,难道不是个维护祖国文化尊严的好孩子吗?在对他谦虚与谨慎的反复斟酌中,我看到了一个华夏子孙高度文明的思想境界。凡是拥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都应该让那些以贩卖文艺垃圾为己任、不尊重华夏文明的坏小孩们感到无地自容!当然,在此我必须假设他们还知道或着还能够知道脸皮是长在脸上而不是肥硕的经常和“性感”一词勾勾搭搭的屁股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