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刀砍论事·写在白鳍豚遭灭门之灾前夕

(2006-12-15 12:22:19)
分类: 江湖快刀

刀砍论事·写在白鳍豚遭灭门之灾前夕

 

今天早上刀砍先生收看央视《第一时间》的时候听马斌说,13日,为期38天的寻找白鳍豚之旅已到达终点站武汉。六国联合科考队遗憾地宣布,来回3336公里的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还要老1500万年的种群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动物。

 中科院水生所工程师魏卓先生介绍,白鳍豚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灭绝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它所面临的所有威胁都来自人类。

 “所有威胁都来自人类”,这是一句多么发人深省的警句啊!它恐怕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意义最深刻的现实写照,尤其是对这些年痴迷于单纯经济增长中的我们。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发展是迅猛的,已令世界所有国家所瞩目,甚至有所恐惧,但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是令人恐惧的。比如我们每年敲锣打鼓热烈庆贺的那个“GDP”,它不仅蕴涵着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悲剧,蕴涵着无数矿工的生命悲剧,而且还蕴涵着白鳍豚以及许多动植物的种族悲剧。

 我们有求发展的责任,但作为有理性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人,我们更应该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我们没有权利将我们的荣誉建立在任何一种事物的痛苦和悲剧之上。

 “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口号喊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各级政府的报告中也纷纷宣称本地已经全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是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却连一秒钟都没敢停止恶化。据新华社合肥12月3日电,由于长江沿岸的许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超标排放和偷排污水,导致长江水质严重恶化,生态平衡体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而新华社武汉12月7日则电称,长江水利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显示:2005年长江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296.4亿吨,平均每天排放0.8亿吨。想想看,我们如今都已经进入饮用纯净水和离子水的时代了,白鳍豚却在这个时代中生活于污染到如此程度的水世界里,怎么会不面临遭受灭门之灾的可能?

 白鳍豚在这次科考中暂时没有被定论于“灭绝”,但长江如果继续这么污染下去,不出多少时日,它们必然会灭绝——假如如今它们还健在的话,紧随其后的,是江豚,紧随江豚的是武昌鱼和其它长江中的水生动植物,再其次呢,是江畔的其它动植物,然后,就是我们——一种酷爱制造灭绝生物种族悲剧的高级动物!

刀砍论事·写在白鳍豚遭灭门之灾前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