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乡村进城轻不轻松
今年5月16日,大连开发区湾里乡政府的牌匾被湾里街道办事处的牌匾取而代之。这意味着,昔日的农村如今“进”了城,湾里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如今,湾里“进城”一个多月了,这个街道的领导、街道的居民感受如何呢?
街道:千头万绪从头越
由乡政府改成街道办事处,对于领导班子来说,绝不是一个名称的变更,换汤不换药,而需 要机构上的大变革。
乡政府办事机构是“助理制”。农机、水利、交通、民政、武装、安全、计划生育……十几个助理各把一摊。
街道办事处是科室制。按照开发区体制创新的需要,只成立党群科、经济发展科、社会事务 科、财政科和办公室。
前者机关共有45人,而后者只需27人,经过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定编、定岗、定责,中层干部是公开竞聘上去的。由于公正、公开,实现了机构上平稳过渡。
由于机关人员全部是双向选择,所以,这里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很快出现了 竞争、向上、你追我赶的局面。
变成街道后都有什么工作要抓?各科室汇总列出了一个大单子,共有33大项、44小项工作。 任务明确下来后,是组织落实、人头落实和目标责任制落实,再接着就是分头干。
街道党工委提出这样一个理念,叫做“明确一个目标,树立五个意识,大兴六种风气,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
一个目标: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建业型、廉洁型的老百姓满意的街道办事处。
五个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
六种风气: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联系群众之风、实干之风、廉洁之风、团结之风。
一系列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要增强规则性,减少随意性。
一个多月过去了,机关千头万绪的工作现在都有了头绪。比如说,他们今年抓发展,一是要 扶强做大金港集团,发展精细化工和生物制药。再比如说,今年他们要建金港科技园、精品水果旅游观光园、畜牧养殖园……
实现了从乡村到街道的跨越,真的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
村:是去是留两相宜
向城市化过渡,村委会的撤销是势在必行的事。今年湾里街道就面临湾里村和王官寨村的撤 销。但林场、大地、松岚、杏树底、石棉、寨子沟共6个村眼下还需保留村建制。
从人民公社到乡政府,从大队到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一直沿袭几十年。
湾里乡在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机遇,国家划拨的征地等费用他们没有一分了之,而是用这些 钱创办了许多村集体企业。这些企业人人有份,又大都盈利,盈利后村民又人人有份,这体现了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后村民的优越。
整个村子都进了城,那些曾经人人有份的企业怎么办?王官寨村的办法已经成熟,而且正在实施。
王官寨村的做法是将村办企业出售,出售所得资金按村民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所享有的股份 权分给村民。或者说,出售后,置换出来的资产,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可将村集体资产部分以现金形式按股份比例分配给村民,部分留做村民养老基金和福利费用。
有人说,这样做产权就更加明晰了。
有人说,这样做资产就更加人格化了。
现在,王官寨的7个村办企业,已经卖出5个,资金已收回。
湾里村的股份合作制经济体制,产权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不管怎么改,他们早已有了谱, 就是对现有的集体企业资产在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实行股份化、民营化改革。
目前保留的6个村,开发区管委会社管局已有文件要求,除条件成熟的依法按程度推进企业改革外,恐怕还在为下一步筹建居委会做打算。
人:喜而不惊好轻松
新中国建国后,城乡距离逐渐拉大。再经历3年自然灾害,种地的没粮吃。又因为集体经济大锅饭,一年到头挣不到钱……曾几何时,农村人向往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定势。
然而,这次湾里“进城”,湾里有很多老百姓没有那种惊讶,没有那种“终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归纳起来,很令人深思。
以往城里吃“红本粮”,月月供应“细粮”。如今,供应粮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细粮一说也早被人遗忘,要吃粮,一样价。
以往在城里上班好神气。如今湾里村民不乏企业家、大款、科技人员,乡镇企业、村办企业 员工早不稀罕,城市人对他们已没有神秘感可言。
以往在乡下人眼中,城市人有钱。而湾里人,去年人均纯收入达8253元,所有的“贫困户” 都不用为温饱而发愁。
可能只有一些年轻人对乡村进城感兴趣,因为要谈恋爱,要就业,城市户口总比传统说法中 的农村户口脸上有光。
如此说来,在湾里,城乡差别已经没有了?不是的,因为这里还有以土地,以大海,以果树为生的“农人”。由于地域及资源优势,他们还必须从事原来的工作,但是,终会有一天,这会被当成城里人的“分工不同”的。也终会有一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会产业化的,那样 ,城乡就会真正没差别了。
百姓不惊,但是他们很喜。在湾里,最能代表他们喜气的可能要数那9支秧歌队,他们来自以前的8个自然村和湾里街道。今年5月乡改街道之前,460多人能歌善舞的表演者在开发区 、街道集中表演之后,各村的秧歌队一边3天走村串街,演员与干部群众同庆同乐,是歌颂走向富裕的生活,也是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城市生活。
据说,这9支秧歌队的队员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才六七岁。有一天扭秧歌天气太炎热,有人劝79岁的周淑芝大娘不要上场了,她却笑呵呵地说:再不让上没机会了。”
当然,湾里的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头,但是,人们已经看到好势头。有好势头,有希望,乡村 进城,你说轻不轻松?
前一篇:“双塔回归砚”采访记
后一篇:杨式足疗:破译人体健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