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双塔回归砚大连开发区落户记
大连开发区炮台山公园入口处东侧,是开发区总工会新办公大楼,一楼宽敞明亮的大厅内, 一方被称为“双塔回归砚”的中国第一砚坐落在大厅中央,木制的底座烘托着,庆贺开砚的花篮簇拥着,仿佛飘来一股墨香,惹人心醉,醉回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方砚应该是“世界之最”,为何称“中国第一砚”?恐怕是为了慎重起见,待申请完吉尼斯世界记录之后再说。
都说水浅难养大鱼,那么这方世界最大的砚台,且是与端砚、歙砚齐名的中国当代三大名砚 之一的易砚是怎样落户大连开发区的呢?
1
1996年上半年,邢良坤这位生在大连、长在大连的当今中国陶王听一位朋友说,河北易县出了一块大砚石,正愁没钱没条件开采,如果谁有力量把它采出来,准是世界第一。
邢良坤是位十分心盛的艺术家,这些年,他的几次举动轰动全国,第一次是他将收藏的1300 多件珍贵文物无偿地捐献给辽宁省博馆。第二次是北京故宫博馆一改百年不收藏现当代陶瓷的 历史,破例收藏了他的11件作品。他总有一种“干就干大的,要超过前人”的想法,这次听说易县出了巨型砚石,一个令人出其不意的想法便很快在他的脑子里生成了。
他先派人调查证实了确有这件事。
后来又几次派人考察这方砚石,考察项目包括开采、吊装、运输等一系列事项。
证实考察是在1996年10月份之前的4个月内进行的,然后,邢良坤决定:雇人把砚石采出来 。运到大连,然后再从易县雇艺人到大连来进行雕刻加工。
2
狼牙山脚下,易县台坛村易水古砚厂厂长崔启祥是那方砚石矿的承包人,他们发现巨型水层 岩块(砚石)后,无力开采,正在这时候,邢良坤派人找上了门,两家一商量,便顺利达成了 协议。
砚石埋在深山地下,没有道路,没有现代化采掘工具,一切都只能靠人力,靠那种最原始的 办法。虽然效率低,但在开采过程中对砚石的破坏可能性是最小的。
他们为这方砚专门修了一条简易路。
一块重达40吨的砚石,靠众多人不断地撬、不断在下面塞土、塞碎石块的办法,一分一毫地升出了地面。
和地面一平后,又挖了一个斜长的坑道,汽车沿坑道倒进顶端后,汽车承重箱板正好和垫起 的砚石下部一平,然后再用人力把砚古撬上汽车,这一切,恐怕十个九牛二虎之力都办不到。
事先曾考虑到装上汽车后直接沿公路运到大连,也考虑过铁路运输,但都不可行。原因是, 由保定到大连,有些路段的桥梁承受不了砚石加车辆近50吨的重量,而铁路运输上装卸过程 和运输过程中难免遇到破损。最后选择了水运,从易水经天津到溏沽码头上船,这段公路20 0多公里,正好道路桥梁没有阻碍。将拉砚石的汽车直接开到滚装船上,运输问题就是这样 解决的。
3
砚石运到了大连,易县坛村的十位祖传雕刻艺人也来到了大连。
邢良坤出资雕刻“双塔回归砚”,从最初构思到开工,他还没有明确的目的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不少企业、商家纷纷上门商谈合作,邢良坤则主意拿定:不管给多少钱也不卖,要还它 予人民与社会。
4
正在邢良坤还没给砚台找到归宿的时候,大连开发区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邢良坤,开发 区的“硬件”已经很硬,需要在“软件”包括文化艺术及旅游等方面做些文章,开发区虽然有了马家军、环宇女排这样的“名片”,但这样的文章还要继续做,要积极引进能给开发区 带来知名度的文化项目。因此,今年5月6日,开发区两委召开办公会,就邢良坤和“双塔回归砚”问题专门讨论,与会的两委办、总工会、宣传部、发展局、财税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一致表决,欢迎在开发区建立“双塔回归砚砚馆”。
新建的总工会大楼一楼大厅,原来打算做职工活动中心,管委会领导从长远利益考虑,办砚 馆,就这样,“双塔回归砚”有了立身之地,在政策和投资方面也给了一定的优惠。
5
5月26日,大连市赏槐会召开,借这个机会为“双塔回归砚”开砚,是个事半功倍的好时机。这一天,与会的人们对面前这块大砚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这块砚台是5月23日由大连付家庄某部队院校制作现场运来的。运砚这天,天气很好,早6点 ,由市消防局出动消防车将砚台用消防水枪里里外外冲刷得干干净净,起吊顺利,为了防止 紧急情况运砚汽车急刹车产生的惯性造成砚台破损,市公安局派出三台警车开路,于当日中午顺利运到开发区。
吊下之后,从屋外挪到屋内,用了整整一下午时间,这期间,武警部队官兵和各界人士都动 手出力,一直到无七时才安置就位。
此方巨砚今后将长久地安置在开发区,下一步将补充99方小砚环绕这方砚台,“双塔”加上百方砚台,百年回归的寓意则更明确了。
据说,此砚落户大连开发区后,河北省政府有关领导对这方国宝从河北省“流失”深表遗憾,河北省一些新闻媒介对此方砚台的的“流失”说法不一。如果此砚不是在大连加工,恐怕 就拿不回来了。
至此,代表陶王和开发区人深情的“双塔回归砚”正式落户开发区,距香港回归仅剩37天。
此后,每天观赏“双塔回砚的人络绎不绝。
前一篇:锻造辉煌故事多
后一篇:五千只鸽子,放飞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