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
——大连开发区商会、五彩乐园支持希望工程的事迹
辽东半岛的瓦房店市,濒海靠山,有水产、有果木、有良田。虽然没有富得流油,却也不失 鱼米之乡风范。
按常理说,这地方近些年大部分都逐渐富了起来,但是,依然有人为吃穿担忧,孩子上不起 学的现象也没有绝迹。
去年,团中央发起了“希望工程”活动,内容是1(一家)+(帮助)1(1个学生),以免去贫困家 庭学生失学之苦。各地纷纷成立希望工程办公室,瓦房店市也成立了。经他们统计,老虎屯 和三台两个满族镇(乡)有40名孩子面临失学的威胁。
后来,这40名孩子被大连开发区商会和五彩乐园“收编”结成对子了。再后来,这两个单位的职工们一直真心实意地关怀着这40个孩子的成长,成了孩子的亲人。
好心人在行动
去年下半年,开发区商会党支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时候,不少党员在想 :不能光学习、受教育,应该办点实实在在的事。
办点什么实事呢?话题自然扯到“希望工程”上。党员的眼前一亮:造福千秋,功在后代,为什么不去做呢?
几名支委找以商会会长丁广金,丁会长连连叫好。于是,每人帮一个,每人300元的自愿捐款活动在党内首先展开。
这些年,社会募捐活动搞得不少,为谨慎起见,商会党支部在会长及主要领导交钱后没有张 榜公布,担心群众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300元钱对有的人来说,不是个很小的数目。
尽管没号召党外群众捐助,这次党员干部的行动却被大家看在眼里。团支部马上开会,意思 是大家负担能力有限,不能多拿还可以少拿。就这样9名团员凑份包了一个孩子,其中马海 英自己包了一个。工人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说:“这是正事,好事,不能拉下我们,我们也参加。
就这样,商会的所有人员都参加了希望工程捐助,共筹集7800元。可赞助26名学生。这是个 人一次性捎钱最多却又最顺利的一次。
当商会与大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取得联系后,市里牵头又与瓦房店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 26名学生名单返回,分别是老虎屯镇和三台乡的。随名单而来的还有一条信息:这两个乡镇还有14名学生没落实帮助对象。商会得到消息后,告诉另一个单位:开发区五彩乐园。五彩 乐园总经理王洪军当即拍板:“剩下的14名,我们包了。”
送去一份爱心
1994年12月10日,是双休日。一辆大客车,一辆中客车,载着商会和五彩乐园的40多名职 工从开发区出发了,他们是到瓦房店市“认亲”的。
钱,已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转到每个孩子手中。按一般说法,捐了钱已算支持不小,但他们 想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和学生的家庭,看看他们还需要什么,也就是说,结了对子,就是亲戚。他们是去认亲的。
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田昌明也前来参加他们的认亲活动。
老虎屯镇的认亲会是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的,全镇27名被资助孩子都来了;三台乡的认亲会是在乡中心校召开的,全乡13名被资助学生也都来了。还有两个乡的部分被资助的孩子家长 也来了。“1+1”,两个单位加两个乡,40名职工加40名贫困学生,整体往往大于局部之和 。在认亲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场面。
商会会长丁广金拉着他负责资助的小女孩子宋洋父亲的手说:“我们今天见了面,那就是亲戚了。以后我们两家可要经常走动呵。”丁会长看见宋洋身上衣服单薄,又拿出50元钱对宋 洋的父亲说:“第一次见面,我不知道孩子长得多高,没买衣服,用这钱给孩子添件棉衣吧。”
刘明光是位工人党员,他听说自己的资助对象是位女孩,特意买了件粉红色的羽绒服,当他 把衣服交到11岁的小女孩王玉手中时,小女孩热泪盈眶了。
赵晓玲、闫艳等10名青年员工听到她们负责资助的蒲曼曼的爷爷常年住院,父亲身有伤残,母 亲为还债务和供她念书身体越来越不好的情况后,大家流出了同情的泪水。与蒲曼曼合影后 ,又千叮万嘱以后有困难给她们写信。
从小失去父母的刘羽、刘佳姐妹两个,大的12岁,小的7岁,当她们从商会干部李德崇、吴 建 平手中接过书包、棉衣、棉鞋后,泪水一下涌了出来,她们稚嫩的童音多了几分沉重,表示 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
迟明义早有准备,他为奚明丽拿了一包衣服、鞋,全是新的。赵燕当场拿出100元,给小房身村的朱丽丽……
故事还在继续
今年5月31日,五彩乐园、商会再次遣车派人到老虎屯镇和三台乡,送去了他们为40名学生 准备的人均50元钱的词典、本、笔等学习用具,记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商会顾问、高级工程师张士英年龄七十有二。他为他的资助学生、三台乡孙家小学的杨景媛 带去了满满一大编织袋衣服和用品。尽管孙家村很偏僻,他坚持要看看孩子的家。杨景媛的父亲患肺结核,母亲有些智力不全,家里生活十分清苦。张老见状,从兜里又拿出100元钱 交给了杨景媛,小女孩连声道谢。
商会团工委书记刘辉荣尚未成家,但她对她的资助对象、老虎屯镇芙蓉小学的司鸿却付出了 母亲般的爱。她此行不仅带去了自己的准备的衣物,还动员姐姐也献出一份爱心,满满两大包的羊毛衫、衣服,包括孩子家长所需的用品一应齐全。到达司鸿家,10岁的司鸿正帮助有 残疾的父亲在很远的稻田中插秧,据说他已经是个半大好劳力了。听到阿姨来学校的消息后,马上返到学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送刘辉荣走的车辆离去的时候,小司鸿扭过头去, 悄悄地抹着眼泪。
自从去年认亲后,这40个对子大都建立了联系。那边孩子们来信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学习情况,这边回信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并寄去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每逢节日,还要寄些钱去。他们 互相走动,真的像一门亲戚了。
吴建平自认亲后,一共去三台乡三次,他资助的孤儿刘佳刚上一年级,他第一次去的时候, 准备将刘佳领养过来,无奈小孩不来,第二次去时,吴建平向刘佳的寄养者,她的姨夫明确表示:“孩子只要读书,不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要我有能力,就一帮到底,虽然我也是工薪层,但会全力相助。”今年春节吴建平为刘佳寄去100元钱零花钱。处级调研员王玉 梅一直在与老虎屯镇后廿里堡的关红梅通信。她准备下步还给吴红梅寄些钱。
杨淑清资助的赵显月刚刚7岁,他收到东西后求别人给杨阿姨写了信。
高秀丽家有一个男孩,她非常喜欢女孩,她的资助对象吴玲在最近的来信中写道:“我母亲精神不好,照顾不了我,父亲又远走他乡不管我,您就象亲妈妈一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报答你的恩情。”
孙培禄今年春节给老虎屯芙蓉村小学的奚加震寄去100元钱,6月12日孙培禄收到来信,奚加 震说,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前三名以内,信的落款上署着称谓是:侄子奚加震。
故事外的故事
崔大新的资助对象是老虎屯的孩邵伟。邵伟的父亲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穷贫的原因是有老 人,在加上买个房子,这几年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总又喘不过气来。今年春节后,邵伟与父亲到崔大新家串门,带来一只鸡和一包地瓜。崔大新盛情款待后,又为邵伟买了一块布料。此 后,邵伟的姑父又从瓦房店专程来过两次,有一次是领着镇长来的,他们确实把崔大新当成了亲戚,自从有了这门亲戚后,邵伟家的家庭气氛好多了。据说,小邵伟只有13岁,却象个 小大人似的能为父母分忧解愁了,学习成绩也很好。
商会李德崇是个心肠非常软的汉子,去年9月他已通过辽宁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在喀左县南哨镇柏树沟找了两个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作为资助对象,分别寄去了钱物。这次,他又资助了 三台乡石佛村的孤儿刘羽。去年12月份,他在四川卫视台“今晚时分”节目中看到,四川通江县是川陕老革命根据地,有不少老红军的后代至今都上不起学。通江县一名女县长在节目 中就此发表演说感动了李德崇夫妇,老俩口商量后,给四川电视台写了信,四川电视台将信件转给了通江县希望工程办公室,办公室又为他们找了一个叫顾琼的女孩,这个女孩是烈士 的后代。李德崇以其妻子钟更非的名字与李琼结成资助对子,钱已寄去,李琼已经有了回信,李德崇很动情地对记者说:小女孩写了一手漂亮的好字,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这还不算, 李德崇还动员弟弟和妹妹每人帮一个。弟弟妹妹都答应了。
商会的王晓红,除了资助老虎屯乡老虎村的何平之外,还自己联系了一位贵州山区的女孩, 小女孩来信给寄来一枚邮票,她说,这邮票钱都是靠给人干活现挣来的,她和丈夫一看,实在太苦了,立即寄出50元钱。
吴大鹏、毕凤华都在商会工作,是新婚夫妇,小俩口资助的是三台乡五坝村的闫世雷,新婚 有许多地方要花钱,他们却认为,为希望工程出力,钱花得值得。
在五彩乐园,在商会,有许许多多为希望工程出力的故事,每个人资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 动人的故事。热心的资助者,帮助面临失学的孩子们走出了困境,这些孩子们长大之后会忘记这些好心人吗?
和不幸比起来,这些孩子是幸运的。然而,不幸的孩子却依然大有人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只要大家都象商会、五彩乐园的职工们伸出爱的双手,真心实意地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希望工程一定会梦想成真。
商会、五彩乐园,他们真正地架起了一条通向希望、通向未来的桥梁。
前一篇:东方物业是这样通过认证的
后一篇:前卫·后盾·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