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马嘶鸣唤大潮

(2007-06-28 09:49:56)
分类: 芸芸众生

                        金马嘶鸣唤大潮

                             ——速写画家姜镇国董翠玉

洁白的鸥鸟千姿百态地飞翔,仿佛一种禁锢后的释放,在天海间自由自在地嬉戏;

天,是云蒸霞蔚的壮观,有海风吹来,变幻着云霞的层次,云霞渐渐地明朗起来;

远景深处有陆地,陆地上有两幢明显的建筑物,老开发区人一眼就可辨认出来,那是金马大 厦和银帆宾馆——开发区最初的建筑。

盈尺之间,给人以一种深邃的思索和清新的联想,这样一种组合,令人为之一振,它的确有 种使人回味,却又撼动心弦的力量。

——这是一幅题为《开发区之春》套色木刻。这幅版画的作者是一对夫妇——开发区五彩城市容管理部的姜镇国和五彩城装修公司的董翠玉。

姜镇国是大连人,曾在牡丹江工作过20多年,1987年,怀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他和妻子董 翠玉辞 去原所在单位的优厚待遇和安逸生活,双双来到大连开发区,一心一意要为家乡父老干点什么。

干点什么呢?最初到开发区,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待业”阶段,住简易板房,没工资来源,思念朋友,天天度日如年。带着悬殊的心理落差,他们没有垮下去,也没有“打道回府”,调整一下情绪之后,便以经常去海边、去工地写生为业,一来打发那些无助无奈的日子,二 来为今后创作积累素材。

也许艺术家与庸庸碌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早在60年代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早在60年代初,他俩就参加过由著名版画家杜鸿年主讲的第一期北大荒版画进修 班,他们共同创作的版画《小秋收》在毕业展览会结束后即被《牡丹江日报》刊发,从此,便走上了版画创作之路。

艺术创作之路从来就是布满坎坷与荆棘的,他们结婚之后,无论是家境简陋、生活负担沉重 ,还是病魔缠身,他们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早春的野花,清澈的溪水,城市景观,大自然风光,都曾是他们创作的素材。各类文学、理论书籍则是他们的营养。当时,他们外出 写生的足迹几乎遍及牡丹江市及部分县区。家庭条件简陋时,厨房锅台成了刻画的工作台;时间不够用时,通宵达旦也不是绝无仅有的。

靠着这种追求,他们在事业上不断有所长进,他们的画种也涉及到其它触类旁通的门类。80 年代初,姜镇国为当时所在的工艺美术公司设计的工艺画曾远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救活一个企业。前些年他们共同创作的麦秸画《江山多娇》、《 紫蟹迎秋》、《祝寿》等作品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并出口到英、法、日等国家。版画《春潮》、《雪》、《镜泊渔村》等许多优秀作品参加过各级美展并获奖,还被国内20多家报刊发 表。这些成绩使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省美术家协会、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来大连开发区最初的写生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奠定了创作以开发区建设为主旋律题 材的基础,当时,开发区艺术群团机构还不健全,没人组织创作,凭着对开发区的热爱和一颗艺术家的良心与勤奋,他们以开发区为艺术土壤,创作了大量讴歌开发区、讴歌创业者的 作品。版画《新城》以典型化的创作方法,将开发区五彩城中的各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按画面要求错落排列在一起,既体现了开发区的建设步伐,又突出了开发区“大手笔”的气势,画面饱满而有章法,有层次,色彩的明丽给人以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版画《金马嘶鸣唤大潮 》由将金马大厦下的金马铜雕利用大海的滟涛造型加以抽象化,大拙大巧的造型看似十分简单,却写尽别人“意中所有,言中所无”的东西,给人以一种“我怎么没想到”的感慨。版画《耕海》则以简繁相间的线条,再现了渔民的海上养殖的劳动场面和丰收的喜悦。

应该说,姜镇国、董翠玉的创作活动是自觉的,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他们没有去媚俗,而是 把开发区壮举、建设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这点是犹为可贵的。

20多年来,姜镇国、董翠玉作为北大荒画派中一员,他们的画,既有北大荒版画的色彩明朗,构图雄伟、气势雄浑的气魄,又有自己刀法严谨,黑白变化丰富灵活的特色。如今,他们 已跨入“知天命”之年,但却宝刀不老,今年,他们以开发区为题材,又创作出一批作品,问起他们是否要办个画展,他们面带难色地说,还是这么埋头干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60次死亡
后一篇:山鸡王崔宏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