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颜斐8月29日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
北京密云县35岁的赵某与结发妻子因琐事吵架后,抛下身怀六甲的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一直音信全无。直到女儿出生10个月后,妻子才知道丈夫已在杭州某寺庙剃度出家。几天前,密云法院的法官远赴杭州,将法庭搬进寺庙位于山脚下的接待站,开庭审理了这起特殊的离婚案。
通常,社会新闻看完一乐就过去了。但这条新闻让人一时“过去”不了。新浪转载的该条新闻留言板上,已有近2000人参与评论。
为什么我记住了这则新闻?我想是因为新闻事实为平淡的世俗婚姻暗示了一个最为完美的解脱方式:一方出家。
也就是说,长期的审美疲劳后,在解脱平淡婚姻的方式上,没有比“剃度出家”更为完美的了。对于夫妻双方来说,任何一方的“剃度出家”都会带来“双赢”的结局:出家者虔诚地侍奉佛祖,超然出尘,涤尽是非,洗练灵魂,功德圆满;另一方则会因为出家者有了心灵的归宿而心情释然。
“剃度出家”之外的任何解脱婚姻的假说都不会如此完美:
——假说之一:一方主动提出离婚。主动提出方会觉得自己“主动”而不合适,尤其是将来没法对孩子交代。如果丈夫提出离婚,法院在判决上可能偏袒妻子。但最为重要的是“伤情面”啊,因为这里讨论的只是“平淡”婚姻,而不是非离不可的“恐怖”婚姻。
——假说之二:双方同时厌倦了,协议离婚或分居。这也不很完美,毕竟协议离婚也得处分财产,协商孩子的抚养。分居又容易引发众人的评论,而且许多事实上的矛盾依然解决不了。
——假说之三:一方因故离开人世。这是婚姻的自然解脱,但对长期厮守的夫妻来说,还是太残酷了,毕竟共同的生活让双方产生了亲情啊。夫妻一方亡故另一方若再婚,再婚者说不定还会念叨起亡者的诸多好处而影响再婚生活。
——假设之四:一方因婚姻平淡搞起了婚外恋,导致最后婚姻破裂。这样太伤人了,既上自己又上第二者,还伤第三者。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方出家。”昨天,我们几个朋友谈到如何处理平淡婚姻的话题,基本认可这样的观点——平淡一点很正常;但要结束这样的婚姻,最好有一方剃度出家。“出家地儿最好远一点,另一方还可以偶尔带孩子去看看。这样,双方没有财产纠葛,没有抚养权的纠葛,什么都没有……。另一方也不用为另寻新欢重组家庭遭受良心谴责,完全不会有舆论压力……婚姻就像一阵风过去了,缘份就这样过去了,从此了断孽缘。”一个朋友说。
回头看看颜斐采写的那条新闻,突然感到新闻的笔触也可以蕴含凄美和伤感——
……身穿僧袍的赵某从车里走下来。见到女儿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去年赵某离家的时候,孩子还未降生。一星期前,妻子抱着女儿来到寺庙,他第一次见到了女儿。这次下山,他是和妻子办理离婚。……法庭上,双方都同意离婚。“我们婚后感情还好,但我们的缘分就到这里了。既然选择了出家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在笔录上签完字后,赵某一脸的释然,没有多看女儿和家人一眼,转身离去。……李莲告诉记者说,刚开始挺恨他的,但人各有志,她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让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
(以下为新闻报道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