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辰阳18岁随笔《守护那些将要消失的美好》刊《辽宁青年》2018年第3期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暗香 |
守护那些将要消失的美好
祝辰阳
当人们喜欢在手机里用输入汉字和语音的交流,面对面的正常交流便会出现障碍;当人们习惯于在新闻评论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无形中产生隔岸观火的心态,致使身边出现的道德危机束手无措。网络交流中的互动与点赞便是这种心态的缩影。动动手指便可以发出支持与祝福,连打字也省去了。假装参与其中,实则置身事外,这种吝啬与假意引发的一连串社会道德危机,怎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倘若寻找出路,就应当捡拾起那些经历时光打磨的美好,比如手写的书信。
生活中的语言口语化地表达,往往同严肃的书面用语大相径庭。由随意到严谨,关键在于文字的书写是经过思想的历练,沉淀出的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汉字的芬芳从千年前流淌至今。古人手捧一封家人的书信,便发出睹物思人的感叹,那是“家书抵万金”的珍贵,一封书信带着着亲人的体温和暖意。但这一切都需要“慢下来”,才具备“手工”的痕迹,书信的表情达意,自然真切,一片赤诚之心。就从这一点来说,电子传媒就难以代替手写的书信。
作者简介:祝辰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