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唯有落花知》被闫继勇老师赏析,刊《语文报中考版》729--736期,入选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暗香 |



深情唯有落花知
李娟
读画家张震先生的画,穿长袍的男子,手里擎着一枝红梅,向你走来。画上有诗:折得花枝待美人。画中人笑意盈盈,憨态可掬。这幅画就挂在我的书房里,读书累了,望一眼画,只觉喜气盈然。
张震先生的画属文人画,几分古意,几分闲雅,几分仙气,令人难分古今,爱不释手。他的画离现实远吗?好像又不远,那是许多文人心里的梦境。或去踏雪访友,静听松风,或树下读书,品茶听琴。他的画里有诗情,看他的《佛手红莲笺》,一只佛手上轻捻一朵红莲,说不出的清雅和禅意,这是他送给大师董桥先生一枚莲花笺。
他学画极有才华,无师自通,他的画看似线条简单,其实背后的支撑全来于他的学养和对中国画的理解。他沉迷于画中,画着画着,就自成独特风格,有着很大的个人特征和读者辩识度。他每天画画、习字,痴迷其中,也乐在其中。一幅画,有时候要画几十遍,上百遍,不如意时,就会反复研画,直至满意。
《语文报》刊《深情唯有落花知》一文闫继勇老师赏析:
【赏析品味】
阅读本文,如同坐在书香氤氲的画廊,一幅幅意境古雅的画作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文人笑折梅;再一幅,二僧踏雪;三幅,痴者雨中读。作者语言典雅古朴,与画境恰好吻合。文章由描摹画面到品味意境-----痴、玩、静,由浅入深,把画家张震先生画作的艺术特色赏析得明了透彻,画家的深情自然也蕴含其中。
【写作借鉴】
本文突出的特色是语言典雅、简洁。语言风格和画作意境极为和谐,这得益于作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长袍、红梅、笑意、憨态,简洁传神地勾勒出“梦见梅花梦亦香”的美好意境。这一点启发我们一定要多多积累古典诗文的佳句妙章,让自己的语言雅起来,功力厚起来。
第二点,作家善于营造意境以传递画作的艺术魅力。比如风吹松叶,松涛阵阵。立于画前,瞬间心静,自然延伸出“只有远离喧嚣的人,才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的哲理妙境。
《深情唯有落花知》原载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160328/index.htm
画家张震简介:
独立文人画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现居南京,著有诗集,散文集,画集,画与话等多部。从艺30余年,中年之后远离文艺圈。喜欢隐居书房。避“热闹”。轻粉华,忌悖德,不向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静地与纸笔交朋友,南山种豆,东篱采菊。
小记:
感谢《中国艺术报》九州版的责编金涛老师,多年来对我的大力支持!几年来,我在“九州版”相继刊登《不如和花缠绵-----读画家老树画作》《怀念张充和先生》《闲与忙》《我读丹青》《百年的月光》等一系列与书画艺术有关的随笔,被《读者欣赏》《思维与智慧》《作文素材》《语文报》等刊物转载几十次,也为我的写作打开另一扇美好的窗。
陕西长安人,现居汉水之畔,读书写作。文风雅洁,蕴含大美。
陕西李娟博客:http://blog.sina.com.cn/ljzcy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