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图片:东山魁夷画作
母爱如月
李娟
(一)
那一年秋天,我刚来到长安的一所学校求学,十五岁的我,第一次离开清清汉水之畔的家。中秋月圆的夜晚回到宿舍,见桌上静静躺着母亲给写我的一封信。这是母亲有生以来写给我的第一封信,接到信时,我竟不敢打开,不敢面对。
小心翼翼地打开信,母亲隽永苍劲的笔迹映入眼帘,我一向严厉的母亲竟然在信中这样唤我:“我亲爱的孩子------你从小天资聪慧,一直都是妈妈的骄傲。”我要强的,对一切人和事追求完美的母亲,我拙于表达感情的母亲,您终于说出,我是您一直以来的骄傲。我坚持着,以我的倔强和孤傲,从不肯放弃地努力着,我似乎就是为了等到您这样的一句话。我所做的一切,好像就是为了向您证明我自己。
母亲,那一刻,我抬起头望着窗外,明月如镜,照不见我至亲至爱的人。想起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时间,泪涌如泉。
我自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直到上学的时候才回到母亲的身边。我的母亲,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且她的严厉更是出了名,学生们没有不怕她的,而年幼的我,也像她的学生一样对她充满敬畏。我从未在母亲的面前撒过娇,甚至没有主动去牵过母亲温暖的手。我在她的面前保持了一个孩子不应该有的矜持和冷漠。我童年记忆中的母亲,有一双美丽明澈的大眼睛,可是,每当我做错了事,或是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母亲凌厉的目光就像箭一样的射过来,令我无地自容。
可是,那一晚,这轮曾泊在李白酒杯中的月亮,这轮曾照着杜甫乐游塬上的月亮,这轮曾泼洒在灞桥柳枝上的月亮,这轮曾拂过陶渊明廊前菊花上的月亮,竟有了别样的温情。我的母亲啊,那一晚的月亮,是你柔情如水的目光洗过我荒凉孤寒的心灵。
(二)
我的森儿八岁了,这个假期要和他的爸爸回老家。他对我说,我要带着那块小白石头回去。什么白石头?他从衣袋里掏出来放在小小的手掌心,这块圆圆的石头如同一轮皎洁的圆月,一面是刻着我的小名,另一面则刻着:“一生平安”。那是十多年前,母亲从外地旅游带回来送给我的。我那时还未成家,当然,也没有站在我面前的小人儿。我不知道,这个小人儿是从家里那个角落翻出来这块小石头的。
也许,有的爱,永远都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如同盈盈的月光一样铺满我们心灵的每一寸空间。我们黯熟于心,触手可及。可是,我常常熟视无睹,以为她永远都在,而在光阴的河流中,渐渐忽略了她,遗忘了她。
为什么要带着它呢? 他说,我想你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我的眼睛一瞬间湿润了,我抱紧他,我小小的男子汉。
唯一能和岁月抗衡的,大概只有爱了。她是一轮明月,一代代的生命捧着她,温暖彼此生命的每一个季节。她是一轮明月,一代代的生命呵护着它,照亮彼此生命的每一个暗夜。
是谁说过,幸福———就是你爱的人就在你身边。
有母亲在我身旁,我是幸福的。有亲人在我身旁,我心中的月亮永远皎洁,明亮。
注:引自李娟散文集《决不辜负春天》

陕西李娟简介:
陕西长安人,现居汉水之畔,读书写作。文风雅洁,蕴含大美。
《读者》《格言》《文苑》等报刊签约作家;全国中考、高考语文热点作家;二十家报刊专栏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曾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首届孙犁文学奖”、“中国徐霞客旅游文学奖”等几十次奖项。
散文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中国随笔年度佳作》等,百余篇作品入选全国中学生语文阅读教材,入选全国高考、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著有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光阴素描》《决不辜负春天》等多部。
陕西李娟博客:http://blog.sina.com.cn/ljzcy11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