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那些静美的时光》刊《语文周报》2016年第46期

读画,那些静美的时光
李娟
我一直喜欢画家马克·夏加尔的画。秋凉如水的夜里,翻开他的画册,一瞬间,画里深情、浪漫、圣洁的气息让心灵温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诗意,有梦境一般的美。
洁白的山羊抱着一把大提琴,眼波温柔,像大提琴手一样优雅地拉琴。琴声如春风拂过原野,把小鸟、花草、树木、山川都唤醒了。一对情侣,依偎着躺在紫色花丛里酣睡,红色的马儿在碧绿的草地上吃草,白色的奶牛在天空悠闲地漫步----
1887年,夏加尔出生在俄罗斯东北部的小城维台普斯克。父母是贫穷的犹太人。父亲以卖鱼为生,家庭环境可想而知。但是,他从小沐浴在犹太民族古老美好的故事里,家乡淳朴勤劳的人们,山坡上的牛羊和花草,带给他艺术生命最初的启蒙,也给了他生命最初的滋养。
成年后,他去了巴黎学画,在这幅《我和我的村庄》里,男人扛着锄头去田里耕种,女人在挤牛奶。健壮的母牛睁着一双温柔的眼眸,与绿色的脸庞男人轻声交谈。村庄、河流、牛羊、教堂,辛勤耕作的人们,都在他的画里。俨然是一幅19世纪俄罗斯浓郁的乡村风情画。他用了立体主义的切割手法,与野兽画派大胆对比的色调来表现故乡一切,劳作的人们,黑白花的奶牛,洁白的小羊,一棵开花的树,画中景物被割成不同的形状,却又完美的组合在一起。画里弥漫着童趣、祥和,梦境般的色彩,充满了一种奇异的美感,展现了画家神奇的想象力。
他的画《小镇之上》,穿着果绿色衣服的夏加尔抱着妻子贝拉,飞翔在小镇的天空之上。他们低下头俯视着风景如画的家乡,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圆屋顶的教堂,绿草如茵的山坡上牛羊漫步,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望无际的田野,这是他梦里的家乡----秀丽的小城维台普斯克。心灵轻盈的画家,怀着对艺术的热爱,永远飞翔在天际。
1985年,98岁的大师马克·夏加尔在法国去世。他带着挥不去的乡愁,生死不渝的爱情,也带着一颗赤子童心,漂泊一生的画家,梦里回家了。他总是用一颗心和画笔,一生画着魂牵梦萦的故乡。从黄昏到黎明,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如霜。如果你内心荒寒,步履沉重,来欣赏夏加尔的画吧,因为,他的画有一种神奇而温暖的力量。
读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他说:“每年冬天,我都要到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你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这些话,让我内心无比柔软。你是否留意过,最好看的霜,最好看的云,最好看海,最好看的画?浮躁的生活,信息的便捷,使得我们的心灵日渐粗糙。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常常与生活中的美失之交臂。
木心先生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静夜里,随手翻翻大师的作品,那些温情、浪漫、梦幻一样的画,一瞬间把心灵照亮,让灵魂安然。因为此刻,是我生命里最静美和惬意的时光。
创作谈:这篇文章写于周末的午后,我对马克夏加尔的画作赏析形成的一篇文化散文。
常有学生问我,写作的素材来自哪里?我说,写作的素材一部分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另一部分来自于艺术欣赏。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我们在文学、绘画、音乐欣赏中,慢慢感受艺术的魅力,让心灵沉浸在美的时刻。同时,也积累不同的写作素材。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审美观,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美的鉴赏和培养,对于人的一生,都有非凡的意义。(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