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刊《国家电网报》2013年3月8日“悦读”版

(2013-03-09 10:55:2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无邪

 

                               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散文集《光阴素描》自序

                                          李娟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刊《国家电网报》2013年3月8日“悦读”版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刊《国家电网报》2013年3月8日“悦读”版



收录在这本书里的文字,都是在清澈的汉江畔写下的。

 

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

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我珍爱它们。

 

《幽梦影》中言:“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

 

大师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文字不能匠气,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

霜严雪寒的季节,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

 

一个人一生追逐的,其实都是少年时候的梦想。有一天,在街头遇见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她问我,近期《语文报》上有一篇《汉江品茶》的文章,是你写的吗?我连忙点头,她笑着说:“我和其他老师说起你呢,这位作者是我的学生。我教你语文的时候,你才十四五岁吧,那时你的作文就很优秀。”听着她的话,我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光阴流转,感谢我年过半百的老师,还记得少年时的我。而我,十几岁的梦想依然还在心底。

今年,我成为《读者》和《格言》杂志的签约作家,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和“孙犁文学奖”首届散文大赛奖。漫漫人生,我靠写作,一天天成为现在的自己。

 

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寻找到灵魂的安宁,令我在文字的芬芳里自由地呼吸。而我的世界,因为写作和阅读变得如此丰盈和美好。

 

文字馈赠我的,大概也是任何人、任何物质都不能馈赠于我的。那些时光深处细腻的感受,弥足珍贵。我怀抱着文学的梦想,走在孜孜以求的路上。

 

早春时节,迷恋在法国画家米勒的画里。这位一生贫困交加,食不果腹,步履艰难的农民画家,奉献给尘世的,却是一幅幅温情、静谧、圣洁安详的画卷。他这样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

我仿佛是那幅《拾穗》里的妇人,低着头,弯腰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无比虔诚地拾起一个个麦穗。

 

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善美、温暖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美,如同决不忽视春天。

 

但愿这本书,能带给你灵魂的安然和静美。

感谢一直喜欢我的文字的朋友们,感谢永远支持我的父母和亲人。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撑,我在暗夜里孤独、寂寞的写作,不知道会走向何处。

感谢博学仁厚的师长韩小士老师,多年来给我的鼓励和帮助。因为你们,我才走到了现在,而且,还会一直走下去。

感谢著名作家:耿立、嘎玛丹增、凌仕江三位老师对我这本书的鼎力推荐。

 

《国家电网报》链接:http://epaper.indaa.com.cn/html/2013-03/08/content_32445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