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文》2012年第10期刊:《花事了》《初见凤凰》

(2012-11-20 16:27:37)
标签:

最美文

文化

分类: 记.暗香

《最美文》2012年第10期刊:《花事了》《初见凤凰》

                               

原文:

 

花事了

 

李娟

 

年少时读作家张晓风的一句话: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不知道爱的滋味,读后怔怔地发呆,说不出话来。

时过境迁,苍海桑田,曾经爱过的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失散。多年之后,在人潮如流的街上偶然相遇,他和她都老了,老得那样的恰到好处。岁月是一把凌厉的雕刻刀,令美人迟暮,将韶华耗尽。他们去了年轻时常去的那家咖啡屋喝茶。他凝望着她,她和街上其他的女子并没有任何的区别。正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曾经深深地爱过她。她是他心里揣着的一颗珍珠,她的光华是怎样一点点的流逝,成了平庸的一粒砂。

手中的茶渐渐凉了,凉成寒冬窗棂上一朵霜花,冷成冬夜的一弯残月。

张爱玲在小说《红玫瑰白玫瑰》中这样描写他们的相遇。多年之后,在一辆公交车上,振保遇见了娇蕊,无非是最虚伪的寒暄,一向可好?

娇蕊胖了,也有没有胖到痴肥的程度,胖得恰到好处。可是物事人非,虽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人海中这样的遇见,最为尴尬和心痛。振保在公交车上眼泪就滔滔地流下了来,为什么流泪,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我们听到她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见到她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她而改变行程。感情的现实逐渐变成了心里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状态,冷漠和遗忘。但是,当我们恋爱的时侯,我们预见了日后的结局,而正是这样的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其实,让我们流泪的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爱情本身。

爱的消逝如同彩虹和霞光,如同清风和露珠,而世间一切美好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的,无非是这样的几个字:爱恨情仇,离合悲欢。

不看武侠小说的我,只知道一部小说中,一个美丽的女孩名字叫:不悔。

爱情似流水易逝,最为艰难的,是沉浸其中,而不悔。

诗人苏曼殊有诗:“死生契阔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那是超然物外的淡然,而俗世中的人们,能做到相忘与江湖,而一生不悔。就好。

花有情才香,鱼嗜水之欢。其中滋味,冷暖自知。

 

 

 

 

 

 

题记:我与凤凰初见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初见凤凰

 

 

李娟

睡梦中的凤凰古城是被捣衣声唤醒的。烟雨笼罩,山水苍茫,穿蓝衣的苗家少女在小桥流水边浣衣。水晶似的眼眸,桃花一般的脸庞,让人疑心遇见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她抬起手腕,手指粗的银镯在碧波里闪着银光。于是,一阵阵捣衣之声便久久回荡在江畔。


 烟波浩渺,迷蒙的雨雾中,划来一叶扁舟。恍惚间,光阴流转,它仿佛自千百年前的宋词中漂来,一直漂进我的梦里水乡。

 不远处,有几只白鹭卧在水边的青石上,雪白的身影衬着黝黑的青石,如白雪落青石,分外美。
 沱江中木板铺就的小桥上走来一群小童。穿红色的衣裳,背着大大的书包,远远望去,红衣孩童的身影倒映在碧波中,给古老宁静的凤凰添了几许生机。两只白鹭蹲在桥头,仰着脖,悠然地目送着小小的身影远去。

  细雨如丝,包裹整个小城,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丝滋养得黝黑发亮。向沱江下游漫步,不知不觉就走进沈先生笔下的山水画卷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做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桃花处必有人家,凡人家处必可沽酒”。依山傍水的木楼旁,依着一米高的小屋,屋檐下的小池中汪着透亮的泉水。原来,汩汩的泉水自山上流淌而来,汇集在小池中,池中泊一把葫芦水瓢,供路人饮用。泉水旁立着萧萧青竹,翠色逼人。宋代文人写过,有井水处必有柳词。沈先生写着,凡桃花处必有人家。我说,有人家处必有清泉。
踏上清幽幽的石板路,向阡陌小巷深处去看望沈先生。一转弯,看见一家百年的中药铺子,雕花的窗棂,深深的庭院,弥漫着古老草药的清香。门前匾额是画家黄永玉苍劲雄健的题字,上曰“春和祥”。
  小巷里遇见一位苗族老妈妈,手里牵着放学的小孙女。我向她打听沈先生的家,她唤我,阿妹,你跟我走,我送你去。我跟着她蹒跚的脚步,如同童年时跟着我白发苍苍的奶奶。一拐弯,就看见沈先生的家门,她笑着,脸上盛开一朵菊花,牵着小孙女的手走远了。
在沈先生门前的书店里,买一本《从文自传》自己珍藏,再买一册名为《烟雨凤凰》的明信片,寄给远方的朋友。只写下一行柳体小楷,光阴走了,唯有你在。我一个人在凤凰,逐念起你。
  沈先生的邻居是一位卖葫芦丝的老人,吹着婉转悠扬的曲子——《月光下的凤尾竹》。他神态怡然,陶醉之极。袅袅清音,如清泉石上流。沈先生若还在世,日日伴着天籁之音喝茶、读书、写作,真是有福之人。
  几枝嫣红的蔷薇从一户人家的围墙上探出头来,斑驳的墙壁,水气泱泱的花朵,微风细细,落花香满衣。一位白发老人就坐在门前的矮凳上绣花,有蝴蝶、喜鹊、牡丹和缠枝莲花,她脚下依偎着一只花猫,卧着酣睡。光阴在这里仿佛静止了。小巷深处隐隐传来呜咽凄婉的箫声,是谁在杏花春雨里,一直吹箫到天明?
  乘上江边一只木船,顺流而下,两岸青山倒映水中。杨柳依依处,古老的吊脚楼将伶仃的脚伸进江里,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一抬头,一座古朴典雅的廊桥横卧在清流之上,这就是虹桥。百年的古桥,寂寂的流年。它似一位饱经风雨的老人,横卧在沱江上,悠然地看着来往的人们,缄默不语。

  寂静的江畔泊着一叶孤舟,仿佛一个漫长的等待,从山寒水瘦到碧潮满满,等待的人还是没有来。可是,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从年花如玉到老去鬓白。
  夜晚的沱江,两岸华灯初上,虹影摇曳,犹如一杯打翻的美酒,波光潋滟,如梦如幻,不饮自醉。此时的虹桥,在斑斓灯火的映照下犹如一道彩虹,醉卧于清流之上。歌声、水声回荡在江畔,惊醒了凤凰几百年恬静悠然的梦境。

  遇见一家卖木雕的小店,店名叫“如初见”,有悠长的回味。就想起清代纳兰容若的词“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一刻,初见她,是春水映梨花。那一刻,邂逅相遇,在光阴无涯的荒野,不迟不早,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渴望的那个人。一瞬间,秋波流转,暗自欣喜。世间一切的美好,何尝不是在如初见之时?

 我与凤凰初见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初见凤凰,她不知道,我等她,已等了百年。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烟雨中的凤凰,犹如地上之华章,一千个人读她,便有一千种回味与诗意。
请欣赏 著名节目主持人磊明朗诵:

初见凤凰
凤凰凤凰
初见凤凰 黄永玉题字:春和祥

初见凤凰 沈从文故居

初见凤凰 沈先生的沱江

初见凤凰                             凤凰, 我只是个过客

初见凤凰                                                 凤凰初见
初见凤凰                                            凤凰的酒吧

初见凤凰
                                          沈从文先生的书

初见凤凰                                          沈从文故居门前的小巷

初见凤凰                           春天,乘着一只小船,去看沈先生。


                               李娟摄影于凤凰 2010年4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